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1 植物防御 | 第8-11页 |
2 植物通讯 | 第11-12页 |
3 β-罗勒烯 | 第12-15页 |
4 转录辅助因子NPR1 | 第15-17页 |
5 转录因子WRKY与WTO | 第17-18页 |
6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β-罗勒烯诱导拟南芥诱导抗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| 第19-2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不同浓度罗勒烯诱导SA途径指示基因的表达结果 | 第22-23页 |
·β-罗勒烯同时启动拟南芥SA,JA/ET途径基因表达结果 | 第23页 |
3 讨论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罗勒烯诱导SA相关的植物防御反应信号途径研究 | 第25-3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7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1页 |
·罗勒烯诱导的SA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| 第27-30页 |
·NPR1与WTO在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 | 第30-31页 |
3 讨论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中NPR1与WTO关系研究 | 第33-4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6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0页 |
·NPR1与WTO层级调节研究 | 第36-37页 |
·NPR1与WTO相互作用 | 第37-40页 |
3 讨论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罗勒烯抑制种子萌发最低浓度的确定与EMS诱变 | 第41-4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罗勒烯抑制种子萌发最低浓度的确定 | 第42页 |
·EMS诱变突变种质的获得 | 第42-43页 |
3 讨论 | 第43-45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| 第45-47页 |
1 总结 | 第45-46页 |
2 创新点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