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山湖浮游动物群落时空格局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1 前言 | 第9-15页 |
·微山湖现状 | 第9页 |
·浅水型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| 第9-13页 |
·种类组成 | 第10-12页 |
·丰度和生物量 | 第12页 |
·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| 第12页 |
·群落结构的演替与分析 | 第12-13页 |
·迁移机制 | 第13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采样点的设置 | 第15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15-16页 |
·数据的处理 | 第16页 |
·水质评价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指示生物法 | 第16页 |
·多样性指数法 | 第16页 |
·化因子评价 | 第16-17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17-40页 |
·种类组成 | 第17-18页 |
·种类组成的时空分布 | 第17-18页 |
·浮游动物优势种和常见种 | 第18-21页 |
·优势种 | 第18-19页 |
·常见种 | 第19-20页 |
·B/T指数法评价水质 | 第20-21页 |
·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| 第21-29页 |
·丰度和生物量年度变化 | 第21-23页 |
·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| 第23-25页 |
·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 | 第25-29页 |
·渔产潜力评估 | 第29页 |
·多样性指数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 | 第29-30页 |
·多样性指数的水平分布 | 第30-31页 |
·种类和现存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| 第31-33页 |
·环境因子变化 | 第32页 |
·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不同功能性水域水质比较 | 第33-40页 |
·优势种的比较 | 第34-36页 |
·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| 第36-37页 |
·水体理化因子的比较 | 第37-40页 |
4 建议 | 第40-41页 |
·重视水质监测的持续性 | 第40页 |
·重视生态学方法在湖泊水质研究中的作用 | 第40页 |
·湖泊研究更加多元化 | 第40-41页 |
5 总结 | 第41-43页 |
·微山湖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优势种分布 | 第41页 |
·微山湖浮游动物现存量与渔产潜力 | 第41页 |
·多样性指数与Q_(B/T)值 | 第41-42页 |
·理化因子水平 | 第42页 |
·不同功能性水域的水质比较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附录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