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3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·大量高层住宅涌现 | 第13页 |
| ·高层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亟待提高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| ·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6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 | 第16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 | 第16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6-19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·论文框架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包头天韵新城高层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基础研究 | 第19-41页 |
| ·项目背景 | 第19-22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19-20页 |
| ·气候条件 | 第20-21页 |
| ·地区文化 | 第21页 |
| ·项目定位 | 第21-22页 |
| ·高层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影响因素 | 第22-26页 |
| ·地区气候因素 | 第22-23页 |
| ·建筑形体空间因素 | 第23-24页 |
| ·大众行为心理因素 | 第24-25页 |
| ·其它影响因素 | 第25-26页 |
| ·包头高层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调研分析 | 第26-40页 |
| ·调查问卷设计 | 第26页 |
| ·调研概述 | 第26-30页 |
| ·空间使用状况调研分析 | 第30-38页 |
| ·归属感及私密性调研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三章 居住环境舒适性的理论依据及评价标准 | 第41-53页 |
| ·居住环境舒适性内容及设计原则 | 第41-43页 |
| ·居住环境舒适性内容界定 | 第41-42页 |
| ·舒适性设计的原则 | 第42-43页 |
| ·舒适性设计的理论依据 | 第43-48页 |
| ·人体热工舒适性 | 第43-44页 |
| ·环境心理学与居住环境 | 第44-46页 |
| ·行为建筑学与居住环境 | 第46-48页 |
| ·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的评价标准 | 第48-52页 |
| ·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客观评价标准 | 第49-50页 |
| ·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主观评价标准 | 第50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第四章 包头天韵新城高层住区景观环境生理舒适性设计 | 第53-85页 |
| ·高层住区景观环境生理舒适性现状 | 第53-58页 |
| ·高层住区日照环境 | 第53-54页 |
| ·高层住区风环境 | 第54页 |
| ·高层住区周边声环境 | 第54-57页 |
| ·其它因素影响 | 第57-58页 |
| ·改善生理舒适性的场地布局设计 | 第58-77页 |
| ·日照对场地布局的影响 | 第58-64页 |
| ·风对活动场地布局的影响 | 第64-70页 |
| ·噪声对场地布局的影响 | 第70-72页 |
| ·综合考虑下的布局设计 | 第72-77页 |
| ·改善居住区景观环境气候条件 | 第77-83页 |
| ·降温增湿设计 | 第78-79页 |
| ·遮阳设计 | 第79-80页 |
| ·通风设计 | 第80-81页 |
| ·防风设计 | 第81-8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| 第五章 包头天韵新城高层住区景观环境心理舒适性设计 | 第85-103页 |
| ·住区景观环境安全性设计 | 第85-89页 |
| ·建立自然有序的空间层次 | 第85-86页 |
| ·空间层次的多元化塑造 | 第86-88页 |
| ·加强住区环境的防卫监控 | 第88-89页 |
| ·营造积极的空间环境 | 第89页 |
| ·住区景观环境领域感与私密性设计 | 第89-94页 |
| ·利用建筑围合空间塑造领域感 | 第89-91页 |
| ·利用构筑物、植物塑造领域感和私密性 | 第91-93页 |
| ·高层住区内环境私密性的措施 | 第93-94页 |
| ·住区景观环境归属感设计 | 第94-97页 |
| ·注重细部设计 | 第94-96页 |
| ·建筑美学处理 | 第96-97页 |
| ·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| 第97页 |
| ·满足行为交往的住区景观环境设计 | 第97-102页 |
| ·住区居民交往特点 | 第97-98页 |
| ·高层住区景观环境交往空间组织 | 第98-100页 |
| ·弹性的空间设计 | 第100-10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103-10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5-107页 |
| 附录 | 第107-109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09页 |
|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9-111页 |
| 致谢 | 第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