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岸深水港口大型设备群风载荷计算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7页 |
·起重机风灾事故 | 第11-14页 |
·起重机风载荷研究趋势 | 第14页 |
·建立深水港口的重要性 | 第14-15页 |
·起重机风载荷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| 第15-17页 |
·港口风载荷计算研究动态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的风载荷计算特点 | 第20-27页 |
·湍流流体运动一般控制方程 | 第20-22页 |
·状态方程 | 第22页 |
·大气运动数值计算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湍流计算模型类型 | 第23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港口起重机风载荷计算方法 | 第27-33页 |
·风压的计算 | 第27页 |
·工作状态风压 | 第27页 |
·非工作状态风压 | 第27页 |
·风载荷计算 | 第27-28页 |
·影响风载荷的四个因素 | 第28-31页 |
·风力系数C | 第28-29页 |
·风压高度修正系数K_h | 第29-30页 |
·计算风压q | 第30-31页 |
·设备迎风面积A | 第31页 |
·风载荷计算中的积分法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风载荷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33-47页 |
·有限元软件简介 | 第33-38页 |
·模型中的总体坐标系及约束条件 | 第33-34页 |
·Ansys之动力学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计算思路 | 第37-38页 |
·模型说明及选择 | 第38-40页 |
·模型简单说明 | 第38页 |
·模型中用到的主要单元选择 | 第38-40页 |
·结构建模 | 第40-41页 |
·结构建模的准则 | 第40页 |
·结构建模的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岸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1-42页 |
·结构模型的简化 | 第42-44页 |
·LS-DYNA动态稳定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起重机常用基本构件风载荷系数研究 | 第47-55页 |
·起重机基本构件的结构形式 | 第47-48页 |
·风载荷圆管构件数值模拟 | 第48-54页 |
·计算模型的构建 | 第48-50页 |
·物理量描述 | 第50-51页 |
·圆管构件风载荷稳态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圆管构件风载荷瞬态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6章 港口大型设备群风载荷计算 | 第55-68页 |
·港口设备风载荷研究 | 第55页 |
·岸边起重机风载荷计算 | 第55-59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56-57页 |
·边界条件及工况 | 第57-58页 |
·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岸边起重机群风载荷计算 | 第59-64页 |
·岸边起重机群风载荷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59-60页 |
·不同工况下的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岸桥群各整机风载荷合力计算 | 第61-62页 |
·大型设备群风载荷计算侧重点 | 第62-64页 |
·设备群中单机防风措施 | 第64-66页 |
·单机风载荷设计对设备群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·起重机的抗风稳定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7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8-69页 |
·结论 | 第68页 |
·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