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尼特的自然主义心智理论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导言 | 第15-36页 |
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-25页 |
·丹尼特的学术经历 | 第15-18页 |
·丹尼特的学术背景 | 第18-23页 |
·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| 第23-2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5-3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5-28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8-31页 |
·研究重点、难点及创新之处 | 第31-36页 |
·研究重点 | 第31-32页 |
·研究难点 | 第32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32-34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34-36页 |
第一章 意向性的自然化 | 第36-62页 |
·意向性的归属 | 第36-42页 |
·常识心理学的地位 | 第36-38页 |
·三种解释策略 | 第38-41页 |
·意向系统理论 | 第41-42页 |
·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 | 第42-51页 |
·意向模式实在论 | 第42-47页 |
·意向状态实在论 | 第47-49页 |
·对工具主义质疑的回应 | 第49-51页 |
·意向性的进化 | 第51-61页 |
·原初意向性与派生意向性 | 第51-53页 |
·意向性的演化史 | 第53-57页 |
·意向性的小人功能主义阐释 | 第57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二章 意识的自然化 | 第62-93页 |
·对笛卡尔意识理论的批判 | 第63-76页 |
·意识的“笛卡尔剧场”模型 | 第63-65页 |
·对“笛卡尔剧场”模型的批判 | 第65-71页 |
·“笛卡尔剧场”模型的根本错误——“本质论” | 第71-76页 |
·多重草稿模型 | 第76-83页 |
·意识研究的第三人称方法——异现象学方法 | 第76-80页 |
·多重草稿模型的基本内容 | 第80-83页 |
·意识的进化 | 第83-91页 |
·意识进化的第一阶段——特定基因型选择 | 第83-85页 |
·意识进化的第二阶段——表型可塑性选择 | 第85-87页 |
·意识进化的第三阶段——文化基因选择 | 第87-90页 |
·意识——大脑硬件上运行的虚拟机 | 第90-91页 |
·小结 | 第91-93页 |
第三章 自由意志的自然化 | 第93-117页 |
·对不相容论的驳斥 | 第93-105页 |
·决定论与自我控制的相容性 | 第94-97页 |
·决定论与理性的相容性 | 第97-100页 |
·决定论与可避免性的相容性 | 第100-105页 |
·自由意志的进化 | 第105-115页 |
·自由意志与责任的关系 | 第105-107页 |
·合作与利他行为的出现 | 第107-110页 |
·合作与背叛的军备竞赛 | 第110-112页 |
·为成为合作者而进行的自我设计 | 第112-115页 |
·小结 | 第115-117页 |
第四章 对丹尼特心智理论的评价 | 第117-134页 |
·丹尼特心智理论的定位 | 第117-124页 |
·逻辑行为主义 | 第117-121页 |
·功能主义 | 第121-124页 |
·丹尼特心智理论的特征 | 第124-134页 |
·自然主义 | 第125-127页 |
·反本质主义 | 第127-130页 |
·非还原论 | 第130-134页 |
结束语 | 第134-1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7-151页 |
附录 | 第151-166页 |
附录一 丹尼特的学术经历大事年表 | 第152-154页 |
附录二 丹尼特的著作与译作 | 第154-155页 |
附录三 丹尼特的论文 | 第155-162页 |
附录四 国内外研究丹尼特的著作或论文集 | 第162-163页 |
附录五 国内外研究丹尼特的论文 | 第163-1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66-167页 |
致谢 | 第167-168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168-1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