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光学加密技术的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·光学加密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光学加密系统的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39页 |
·菲涅耳衍射 | 第19-20页 |
·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| 第20-22页 |
·物平面置于透镜前焦面时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| 第21页 |
·物平面紧靠透镜前表面时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| 第21页 |
·物平面置于透镜后时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| 第21-22页 |
·全息术的基本原理 | 第22-34页 |
·光学全息术 | 第23-27页 |
·光学全息术简介 | 第23页 |
·光学全息过程 | 第23-27页 |
·数字全息术 | 第27-30页 |
·数字全息术简介 | 第27页 |
·数字全息过程 | 第27-30页 |
·计算全息术 | 第30-34页 |
·计算全息术简介 | 第30-31页 |
·计算全息的理论基础 | 第31-33页 |
·计算全息的优点及应用 | 第33-34页 |
·数字全息图像的采集系统 | 第34-37页 |
·采集系统光路 | 第35页 |
·采集系统实验器材 | 第35-36页 |
·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| 第36页 |
·数字全息图再现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的加密技术 | 第39-47页 |
·基于4-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加密 | 第39-43页 |
·基于4-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加密简介 | 第39-41页 |
·基于4-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加密仿真 | 第41-43页 |
·基于菲涅耳变换的双随机相位加密 | 第43-46页 |
·基于菲涅耳变换的双随机相位加密简介 | 第43-44页 |
·基于菲涅耳变换的双随机相位加密仿真 | 第44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基于4-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编码和全息加密联合方法 | 第47-57页 |
·联合加密方法基本原理和评价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47-48页 |
·评价方法 | 第48页 |
·基于4-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编码和全息加密联合方法仿真 | 第48-49页 |
·基于4-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编码和全息加密联合方法的稳定性测试 | 第49-53页 |
·剪切操作对提取加密图像信息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叠加噪声对提取加密图像信息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·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和像质评价实验 | 第53-54页 |
·实验光路图 | 第53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53-54页 |
·实验数据的测量分析 | 第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7页 |
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7-59页 |
·总结 | 第57-58页 |
·展望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