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》医药词语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《译注》内容简介与语料价值 | 第10-11页 |
·方块壮字简介与语音系统 | 第11-14页 |
·方块壮字简介 | 第11-12页 |
·方块壮字语音系统 | 第12-14页 |
·《译注》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·方块壮字医药词语研究设想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步骤和方法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方块壮字医药词语分类整理 | 第20-50页 |
·方块壮字医药词语分类标准 | 第20-23页 |
·相关判定标准 | 第20-22页 |
·词类的划分标准 | 第20-21页 |
·字与词的区分 | 第21-22页 |
·方块壮字医药词语分类说明 | 第22-23页 |
·方块壮字医药词语数量统计与分布 | 第23页 |
·方块壮字医药词语分类 | 第23-49页 |
·方块壮字医学词语 | 第23-34页 |
·病症词语 | 第24-30页 |
·诊治词语 | 第30页 |
·健康词语 | 第30-32页 |
·生育词语 | 第32-34页 |
·方块壮字药学词语 | 第34-38页 |
·方块壮字人体词语 | 第38-49页 |
·人体组织与部位 | 第38-47页 |
·人体分泌物与排泄物 | 第47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方块壮字医药词语研究 | 第50-81页 |
·方块壮字医药词语特点分析 | 第50-64页 |
·语音特点 | 第50-51页 |
·词汇特点 | 第51-61页 |
·语法特点 | 第61-64页 |
·方块壮字医药词语源流考察 | 第64-72页 |
·自源字 | 第64-67页 |
·汉借字 | 第67-70页 |
·自源字与汉借字的共存与替代 | 第70-72页 |
·三种壮语文献的医药词语比较 | 第72-80页 |
·《译注》与《古壮字字典》医药词语比较 | 第73-74页 |
·《译注》与《壮汉词汇》医药词语比较 | 第74-80页 |
·《译注》与《壮汉词汇》相同医药词语的比较 | 第75-77页 |
·比较的结论 | 第77-78页 |
·常用药材药食介绍 | 第78-80页 |
·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四章 方块壮字医药词语文化内涵探析 | 第81-90页 |
·巫医文化 | 第81-84页 |
·创造医药典籍 | 第81-82页 |
·遭遇疾病灾患 | 第82-83页 |
·消除灾疾痛苦 | 第83-84页 |
·语言文化 | 第84-89页 |
·祝祷语 | 第84-87页 |
·委婉语 | 第87-89页 |
·小结 | 第89-90页 |
结语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5页 |
一、专著类 | 第91-92页 |
二、论文类 | 第92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