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物流发展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供应链一体化理论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理论内容及其发展 | 第11-13页 |
·理论的贡献 | 第13页 |
·理论对本文研究的价值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4页 |
·研究问题与思路框架 | 第14-17页 |
·主要研究问题 | 第14页 |
·研究思路及框架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| 第17-24页 |
·基本情况 | 第17-20页 |
·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概况 | 第17页 |
·物流发展现状 | 第17-20页 |
·物流发展目标 | 第20页 |
·总体目标 | 第20页 |
·近期目标 | 第20页 |
·物流业发展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物流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港口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| 第21页 |
·物流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| 第21-22页 |
·降低社会的物流费用 | 第21页 |
·增加就业岗位 | 第21-22页 |
·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4页 |
·港口功能定位单一,核心竞争力低 | 第22页 |
·信息化和技术装备发展滞后 | 第22页 |
·集疏运条件还不完善 | 第22-23页 |
·相关物流人才缺乏 | 第23页 |
·港口物流相关产业集中度低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物流发展分析 | 第24-32页 |
·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| 第24-31页 |
·优势分析(Strength) | 第24-26页 |
·劣势分析(Weakness) | 第26-27页 |
·机会分析(Opportunities) | 第27-29页 |
·威胁分析(Threats) | 第29-31页 |
·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物流发展的SWOT矩阵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的物流发展方向 | 第32-39页 |
·发展定位 | 第32-34页 |
·总体定位 | 第32页 |
·具体定位 | 第32-34页 |
·发展规划 | 第34-35页 |
·物流功能 | 第35-37页 |
·基本功能 | 第35-36页 |
·衍生功能 | 第36-37页 |
·附加功能 | 第37页 |
·服务延伸和管理输出模式 | 第37-38页 |
·物流服务延伸模式 | 第37-38页 |
·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| 第38页 |
·物流管理机制 | 第38-39页 |
·综合费用最小机制 | 第38页 |
·物流配送合理机制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物流发展的措施 | 第39-46页 |
·发挥政府的调控、衔接和规划职能 | 第39-40页 |
·加强政府对物流行业的宏观调控 | 第39页 |
·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,提升口岸服务功能与水平 | 第39页 |
·合理规划利用深水岸线 | 第39-40页 |
·注重协调与环境的关系 | 第40页 |
·完善企业的基础设施,发展港口物流相关产业 | 第40-42页 |
·完善港口基础设施,提高综合物流服务能力 | 第40-41页 |
·鼓励发展修造船业,建设国际船舶换装修造中心 | 第41页 |
·发展依托港口物流的临港工业 | 第41-42页 |
·建立适应市场的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 | 第42-44页 |
·延伸海运物流服务 | 第42-43页 |
·拓展港口-公路物流服务,实现“门到门”服务 | 第43页 |
·实施五定班列,强化铁路运输,实现港铁联动 | 第43页 |
·发展冷链物流 | 第43-44页 |
·规划投资扩大自有船队规模 | 第44页 |
·强化集团内部管理 | 第44-45页 |
·提升先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| 第45-46页 |
·构建信息平台,提升信息化水平 | 第45页 |
·推进高新物流技术的应用 | 第45-46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·结论和主要研究成果 | 第46-47页 |
·结论 | 第46页 |
·主要研究成果 | 第46-47页 |
·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