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美国专利授权后复审模式溯源 | 第14-28页 |
·美国专利授权后复审模式的历史沿革 | 第14-20页 |
·美国专利授权后复审模式定位 | 第20-27页 |
·美国专利授权前监督主要方式 | 第20-21页 |
·美国专利授权后监督主要方式 | 第21-27页 |
·美国专利授权后复审模式的功能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美国专利授权后复审模式主要内容 | 第28-33页 |
·授权后复审的提出 | 第28-29页 |
·复审程序的启动及中止 | 第29-30页 |
·专利权人、申请人在复审程序中的权利和义务 | 第30页 |
·复审程序的终结 | 第30-31页 |
·禁止反悔 | 第31-32页 |
·过渡性的授权后复审程序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美国专利授权后复审模式的特点 | 第33-38页 |
·美国模式与中国模式相比较 | 第33-34页 |
·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相比较 | 第34-36页 |
·美国模式与德国模式相比较 | 第36-37页 |
·总结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美国专利授权后复审模式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·美国专利授权后复审模式对世界专利法变革潮流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美国专利授权后复审模式对我国之影响 | 第39-42页 |
·对我国专利立法的完善之借鉴 | 第39-40页 |
·对我国企业在美国适应之影响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