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省粮食安全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公共管理理论与粮食问题 | 第14-17页 |
·公共产品理论与粮食安全 | 第14-15页 |
·公共政策理论在粮食安全中的运用 | 第15页 |
·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对粮食安全应急体系的指导作用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粮食安全问题概述 | 第17-28页 |
·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保障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·国内外粮食安全研究现状 | 第19-28页 |
·世界粮食问题分析 | 第19-23页 |
·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| 第23-28页 |
第四章 云南省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| 第28-37页 |
·南省粮食供给状况 | 第28-30页 |
·云南粮食生产情况 | 第28-29页 |
·粮食自给率情况 | 第29-30页 |
·南省粮食需求状况 | 第30-32页 |
·粮食消费情况 | 第30-31页 |
·人均占有粮食 | 第31-32页 |
·粮食调入量 | 第32页 |
·云南省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 | 第32-37页 |
·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| 第32-33页 |
·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| 第33页 |
·粮食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 | 第33-34页 |
·粮食自给率水平下降 | 第34页 |
·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 | 第34页 |
·品种结构矛盾加剧 | 第34-35页 |
·粮食仓储设施长期投入不足,物流设施建设滞后 | 第35页 |
·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弱,难以保障应急需求 | 第35-36页 |
·粮食产业化发展迟缓,缺乏整体竞争优势 | 第36页 |
·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,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云南省粮食生产的优势与劣势 | 第37-47页 |
·云南省粮食生产的优势 | 第37-41页 |
·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加快粮食生产的政治保证 | 第37-38页 |
·品种资源优势,良种增产效应 | 第38页 |
·粮食质量监管体系趋于完善 | 第38页 |
·采取了产销合作机制 | 第38-39页 |
·桥头堡优势 | 第39-40页 |
·粮食加工能力得到一定改善 | 第40页 |
·粮食产业向规模化、现代化方向发展 | 第40-41页 |
·特色生物资源得到有序开发 | 第41页 |
·云南省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自然资源因素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农业种植结构制约粮食生产 | 第43-44页 |
·政府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 | 第44页 |
·劳动力素质偏低,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| 第44页 |
·农业技术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小结(SWOT分析法) | 第45-47页 |
第六章 云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| 第47-57页 |
·保护和提高云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| 第47-49页 |
·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,确保全省基本农田红线 | 第47-48页 |
·尝试拓展海外农场 | 第48页 |
·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级性 | 第48-49页 |
·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合作机制保证充足稳定粮源 | 第49-50页 |
·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 | 第50-51页 |
·完善粮食市场流通机制,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 | 第51-53页 |
·建立粮食价格预警机制,加强粮食应急系统的建设 | 第53-54页 |
·贯彻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 | 第54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