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·聚羟基脂肪酸酯(PHA)简述 | 第12-17页 |
·PHA 的结构 | 第12页 |
·PHA 的研究历史 | 第12-14页 |
·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应用 | 第14-17页 |
·体外细胞研究 | 第14页 |
·体内组织反应 | 第14-15页 |
·组织工程 | 第15-16页 |
·药物释放 | 第16-17页 |
·生物医用材料的感染问题 | 第17-19页 |
·生物医用材料的感染 | 第17页 |
·感染的发生机制 | 第17-18页 |
·构建抗菌表面 | 第18-19页 |
·构建杀菌表面 | 第18-19页 |
·构建生物防污表面 | 第19页 |
·表面抗蛋白吸附机理 | 第19-21页 |
·水屏障效应假说 | 第19-20页 |
·空间排斥假说 | 第20页 |
·维持天然构象假说 | 第20页 |
·静电相互作用 | 第20-21页 |
·表面改性技术 | 第21-24页 |
·等离子体处理 | 第21-22页 |
·LBL 自组装技术 | 第22-24页 |
·基底表面电荷处理 | 第22-23页 |
·静电自组装的机理 | 第23-24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载有 PAMAM 树状大分子涂层的构建及性能表征 | 第26-39页 |
·引言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 | 第27-29页 |
·实验原料与设备 | 第27页 |
·样品制备 | 第27-28页 |
·P(3HB-4HB)的纯化 | 第27-28页 |
·P(3HB-4HB)的旋涂制膜 | 第28页 |
·载有 PAMAM 大分子涂层的制备 | 第28页 |
·测试与表征 | 第28-29页 |
·XPS 分析 | 第28页 |
·表面 zeta 电位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表面亲水性分析 | 第29页 |
·QCM-D 分析 | 第2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8页 |
·XPS 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膜表面 zeta 电位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膜表面亲水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QCM-D 分析 | 第34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HA/PAMAM 的层层自组装(LBL)涂层的构建及性能表征 | 第39-55页 |
·引言 | 第39页 |
·实验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原料与设备 | 第39-40页 |
·样品制备 | 第40页 |
·P(3HB-4HB)的纯化 | 第40页 |
·P(3HB-4HB)的旋涂制膜 | 第40页 |
·PEI 氨解 | 第40页 |
·HA/PAMAM 的层层自组装 | 第40页 |
·测试与表征 | 第40-41页 |
·XPS 分析 | 第40页 |
·静态水接触角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QCM-D 分析 | 第41页 |
·zeta 电位分析 | 第4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54页 |
·P (3HB-4HB)膜 PEI 氨解 | 第41-47页 |
·P (3HB-4HB)膜 PEI 氨解的 XPS 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P (3HB-4HB)膜 PEI 氨解的静态接触角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P (3HB-4HB)膜 PEI 氨解的 QCM-D 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P(3HB-4HB)膜的 LBL 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QCM-D 跟踪 HA/PAMAM 的层层自组装(LBL) | 第47-50页 |
·zeta 电位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BSA 吸附性能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改性聚烷酸酯的抗菌性能与细胞毒性研究 | 第55-65页 |
·引言 | 第55-5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6-58页 |
·实验原料与设备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7-58页 |
·改性聚烷酸酯的抗菌性能评价 | 第57页 |
·细胞毒性 | 第57-58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4页 |
·抗菌性能评价 | 第58-63页 |
·细胞毒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附件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