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--银行法论文

银行卡欺诈风险法律控制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引言第10-14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-14页
2 银行卡欺诈风险的一般理论第14-23页
   ·银行卡风险的概念及主要类型第14-16页
     ·银行卡风险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  ·银行卡风险的主要类型第14-16页
   ·银行卡欺诈风险的特点及成因解读第16-19页
     ·银行卡欺诈风险的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银行卡欺诈风险的成因第17-19页
   ·银行卡欺诈风险的危害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危害国家金融秩序与金融安全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第20页
     ·阻碍银行卡产业发展第20页
     ·给银行卡业务主体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第20页
   ·银行卡欺诈风险控制的必要性第20-23页
     ·欺诈风险控制是欺诈风险管理的关键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欺诈风险控制是降低危害的有效手段第21页
     ·欺诈风险控制是增强银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欺诈风险控制是法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第22-23页
3 域外银行卡欺诈风险法律控制比较与启示第23-33页
   ·银行卡欺诈风险法律控制模式比较第23-26页
     ·专门立法模式第23-25页
     ·一般法律控制模式第25页
     ·行业自律模式第25-26页
   ·具体内容比较第26-30页
     ·信息披露第26页
     ·交易授权规则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责任限制第28-30页
   ·银行卡欺诈犯罪刑事立法比较第30-32页
     ·美国第30页
     ·德国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日本第31页
     ·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第31-32页
   ·对我国银行卡欺诈风险法律控制的启示第32-33页
4 银行卡欺诈风险法律控制路径与对策第33-50页
   ·我国银行卡欺诈风险法律控制的立法实施概况第33-36页
     ·刑事立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民事立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·金融立法第35-36页
   ·我国银行卡欺诈风险法律控制的立法不足第36-40页
     ·刑事立法稍欠周密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民事立法原则性强,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第37-39页
     ·银行卡专门规章效力层级低,内容不完善第39-40页
   ·完善我国银行卡欺诈风险法律控制的路径与对策第40-50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银行卡欺诈风险控制的立法原则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健全我国银行卡欺诈风险法律控制体系第41-45页
     ·建立银行卡欺诈风险控制配套制度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银行内控机制,提高持卡人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第47-50页
5 结论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个人简历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
下一篇:行业协会垄断行为的责任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