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背景和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页 |
·研究方法和本文结构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2-14页 |
2 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 | 第14-25页 |
·企业并购的界定及类型 | 第14-18页 |
·企业并购的界定 | 第14-16页 |
·企业并购的类型 | 第16-18页 |
·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原因 | 第18-21页 |
·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需要 | 第18-19页 |
·促进经济利益和经济民主的需要 | 第19-20页 |
·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需要 | 第20-21页 |
·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方法 | 第21-25页 |
·结构主义控制 | 第21-23页 |
·行为主义控制 | 第23-25页 |
3 国外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现行规定及启示 | 第25-34页 |
·美国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现行规定 | 第25-28页 |
·美国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实体规定 | 第26-28页 |
·美国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程序规定 | 第28页 |
·欧盟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现行规定 | 第28-30页 |
·欧盟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实体规定 | 第28-29页 |
·欧盟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程序规定 | 第29-30页 |
·日本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现行规定 | 第30-31页 |
·日本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实体规定 | 第30-31页 |
·日本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程序规定 | 第31页 |
·国外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给我们的启示 | 第31-34页 |
·灵活界定相关市场 | 第32页 |
·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的标准应多元化 | 第32-33页 |
·合理性设置执法机构 | 第33-34页 |
4 我国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现行规定及问题 | 第34-45页 |
·我国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现行规定 | 第34-41页 |
·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实体规定 | 第34-38页 |
·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程序规定 | 第38-41页 |
·我国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5页 |
·申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·审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·豁免制度不严谨 | 第43-44页 |
·附加限制性条件的保障制度不完善 | 第44-45页 |
5 我国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完善 | 第45-54页 |
·完善申报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建立营业额和资产额的申报标准 | 第45-46页 |
·完善补充材料程序 | 第46页 |
·完善审查制度 | 第46-49页 |
·合理的界定相关市场范围 | 第46-47页 |
·制定审查标准 | 第47-49页 |
·提高审查程序的公开透明度 | 第49页 |
·完善豁免制度 | 第49-52页 |
·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 | 第50页 |
·放宽中小企业并购豁免条件 | 第50-51页 |
·对相对控制关系的企业并购应作出豁免规定 | 第51-52页 |
·完善附加限制性条件的保障制度 | 第52-54页 |
·更好的利用受托人 | 第52页 |
·重视附加限制性条件变动机制的设置 | 第52-53页 |
·明确执法部门的后续监督权 | 第53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