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6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诚信教育概说 | 第16-29页 |
·诚信观念 | 第16-23页 |
·中国诚信观念 | 第16-20页 |
·西方诚信观念 | 第20-23页 |
·诚信教育 | 第23-29页 |
·中国古代诚信教育 | 第23-25页 |
·中国现代诚信教育 | 第25-26页 |
·外国诚信教育 | 第26-29页 |
第3章 大学生诚信的特点、意义及现状 | 第29-43页 |
·大学生诚信的特点 | 第29-33页 |
·大学生诚信的行为特点 | 第29-30页 |
·大学生诚信的特点 | 第30-32页 |
·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特点 | 第32-33页 |
·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意义 | 第33-36页 |
·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| 第33-34页 |
·大学生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| 第34-35页 |
·大学生诚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| 第35-36页 |
·大学生诚信现状 | 第36-39页 |
·大学生政治方面的诚信缺失现象 | 第36-37页 |
·大学生生活方面的诚信缺失现象 | 第37-38页 |
·大学生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现象 | 第38-39页 |
·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大学生在政治方面诚信缺失的原因 | 第39-40页 |
·大学生在生活方面诚信缺失的原因 | 第40-41页 |
·大学生在经济方面诚信缺失的原因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应对措施 | 第43-50页 |
·建立大学生信用管理体系 | 第43-45页 |
·建立社会信用信息系统 | 第43页 |
·构建诚信评价制度 | 第43页 |
·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对大学生诚信有效的监督机制 | 第44-45页 |
·信用数据库和互联网查询系统的建立 | 第45页 |
·构建学校诚信育人机制 | 第45-47页 |
·校园生活诚信 | 第45-46页 |
·恋爱诚信 | 第46页 |
·网络诚信 | 第46-47页 |
·构建家庭诚信教育示范机制 | 第47-48页 |
·构建大学生自律机制 | 第48页 |
·构建公共生活诚信示范机制 | 第48-49页 |
·吸取国外经验,形成有力的诚信监督机制 | 第49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