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趋势 | 第10页 |
·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带来的改变及挑战 | 第10-12页 |
·智能变电站研究进程 | 第12-14页 |
·IEC 61850规约 | 第12-13页 |
·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 | 第13页 |
·国外与国内的调试方法的不同 | 第13-14页 |
·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| 第14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智能变电站主要技术特征 | 第15-37页 |
·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架构及特征 | 第15-18页 |
·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架构 | 第15-16页 |
·常规变电站缺点 | 第16-18页 |
·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构架及特征 | 第18-21页 |
·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构架 | 第18-20页 |
·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特征 | 第20-21页 |
·智能变电站主要技术 | 第21-32页 |
·智能断路器 | 第21-22页 |
·电子式互感器 | 第22-28页 |
·合并单元 | 第28-30页 |
·智能终端 | 第30页 |
·顺序控制 | 第30-31页 |
·设备状态可视化 | 第31页 |
·各种高级分析决策 | 第31-32页 |
·IEC 61850应用 | 第32-36页 |
·IEC 61850标准 | 第32页 |
·IEC 61850装置数据模型的层次结构 | 第32-33页 |
·IEC 61850服务 | 第33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220kV北京桃园智能变电站的配置方案 | 第37-45页 |
·站控层配置方案 | 第37-38页 |
·间隔层配置方案 | 第38-42页 |
·220kV线路间隔配置方案 | 第38-39页 |
·主变间隔配置方案 | 第39-40页 |
·主变木体间隔配置方案 | 第40页 |
·220kV母线保护配置方案 | 第40-41页 |
·110kV线路间隔及10kV馈线配置方案 | 第41-42页 |
·过程层配置方案 | 第42-43页 |
·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配置 | 第42页 |
·网络通信设备配置 | 第42-43页 |
·其他设备配置方案 | 第43-44页 |
·对时方案 | 第43-44页 |
·故障录波方案 | 第44页 |
·网络记录分析仪 | 第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北京220kV桃园智能变电站的调试及工程实践 | 第45-54页 |
·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 | 第45-49页 |
·智能变电站的调试环境 | 第45-46页 |
·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置过程 | 第46-47页 |
·调试准备的工具 | 第47-48页 |
·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流程 | 第48-49页 |
·北京220KV桃园智能变电站调试工程实践 | 第49-53页 |
·划分VALN | 第49-50页 |
·GOOSE与SV理解 | 第50-51页 |
·制作虚端子连线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9-6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