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发电、发电厂论文--发电厂论文--火力发电厂、热电站论文--热力系统、热力网论文

间接空冷系统热力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目录第8-10页
第1章 引言第10-1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间接空冷系统概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·间接空冷系统工作原理第11-13页
     ·间接空冷系统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因素第13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·翅片管的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空冷散热器和空冷塔的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7-19页
第2章 空冷散热器翅片管束流动传热性能第19-28页
   ·翅片管束物理模型第19-21页
   ·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·模型网格划分第22页
   ·数据整理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·模型实验验证第23-24页
   ·流场和温度场第24-25页
   ·结果及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 无风时间接空冷系统性能及结构优化第28-47页
   ·空冷散热器和空冷塔物理模型第28-30页
   ·数学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数值计算方法与网格划分第30页
     ·控制方程第30-31页
   ·边界条件与收敛准则第31-32页
   ·间接空冷系统模拟流程第32-34页
   ·间接空冷系统的校核计算第34-35页
   ·间接空冷散热器及塔型优化计算第35-39页
     ·冷却三角顶角不变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冷却三角顶角变化第37-39页
   ·计算结果与分析第39-45页
     ·无风时的流速、压力和温度分布第39-43页
     ·无风时的优化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4章 环境风下间接空冷系统性能及结构优化第47-53页
   ·空冷散热器和空冷塔物理数学模型第47页
   ·边界条件与收敛准则第47-48页
   ·有风时的压力、流速和温度分布第48-50页
   ·有风时的优化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5章 结论与展望第53-55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53-54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9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杭州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研究
下一篇:220kV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方法及工程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