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宗教论文--基督教论文--基督教史论文

天主教在湖北武陵山地区的传播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6页
 一 论文的选题背景第8页
 二 前人的研究概况第8-11页
  (一) 天主教在中国、湖北西部传播的研究第9-10页
  (二) 天主教在湖北武陵山地区传播的研究第10-11页
 三 本课题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(一) 学术方面第11-12页
  (二) 现实层面第12页
 四 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-16页
  (一) 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(二) 田野点介绍第13-14页
   1、长阳县大堰乡石滚淌村第13-14页
   2、利川市凉务乡花梨岭村第14页
  (三)本文的突破口与创新第14-16页
第二章 天主教传入湖北武陵山地区的背景第16-20页
 一 湖北武陵山地区概述第16-17页
 二 天主教传入湖北概述第17-20页
  (一) 华南—湖广教区时代第17-18页
  (二) 湖北教区时代第18-20页
第三章 清代天主教在湖北武陵山地区的传播第20-32页
 一 天主教传入湖北武陵山地区的基本线路第20-21页
 二 鄂西南代牧区的成立及其活动第21-24页
  (一) 传教区的成立及演变第21页
  (二) 教会主要传教人员及其活动第21-24页
 三 各县天主教的传入第24-29页
  (一) 长阳、巴东、五峰、鹤峰四县天主教的传入第24-27页
  (二) 利川县天主教的传入第27-28页
  (三) 建始县、恩施县天主教的传入第28-29页
 四 天主教传播受到的阻碍第29-32页
第四章 民国时期天主教在湖北武陵山地区的传播情况第32-48页
 一 天主教传播取得的进展第32-40页
  (一) 扩张教区第32-34页
  (二) 广建教堂与传教点第34-36页
  (三) 培养传教人员和兴办社会事业第36-40页
 二 天主教传播受到的阻碍第40-48页
第五章 新中国成立后天主教在湖北武陵山地区传播的停滞与恢复第48-61页
 一 天主教传播活动的萎缩第48-49页
 二 秘密传教第49-52页
 三 天主教传播的恢复第52-61页
  (一) 教区的恢复第52-53页
  (二) 各地教会活动的恢复第53-61页
第六章 天主教在湖北武陵山地区传播的特色与传播渠道第61-77页
 一 天主教在湖北武陵山地区传播的特色第61-73页
  (一) 外在标记性第61-67页
  (二) 伦理渗透性第67-71页
  (三) 时空选择性第71-73页
 二 天主教在湖北武陵山地区传播的几个重要渠道第73-77页
  (一) 家庭的传承第73-75页
  (二) 传教士的努力第75-76页
  (三) 教会的组织第76-77页
第七章 结语第77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的科研论文情况第83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附录第85-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风”的文化阐释
下一篇:少数民族妇女权益保护问题初探--基于贵州良田村苗族习惯法的调查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