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绪论 | 第11-23页 |
第一章 宋前茅山宗之宗派与文学活动 | 第23-66页 |
第一节 宋前茅山宗之发展轨迹 | 第23-39页 |
第二节 茅山宗之教派特点与高道素养 | 第39-51页 |
第三节 宋前茅山高道之文学创作情况略考 | 第51-57页 |
第四节 宋前茅山高道与文人之交往 | 第57-66页 |
第二章 宋前茅山宗诗歌创作 | 第66-96页 |
第一节 诗歌留存状况 | 第66-69页 |
第二节 游心方内、驰神方外的复杂情怀 | 第69-86页 |
第三节 意象纷陈、风格多样的艺术特色 | 第86-96页 |
第三章 宋前茅山宗辞赋与斋醮词(骈文)创作 | 第96-124页 |
第一节 仙风道气:陶弘景之赋 | 第96-101页 |
第二节 奇采逸响:吴筠之赋 | 第101-109页 |
第三节 文词赡丽:杜光庭之斋醮词 | 第109-124页 |
第四章 宋前茅山宗散文创作 | 第124-156页 |
第一节 宣教阐理之序文 | 第124-134页 |
第二节 纪德叙哀之碑志 | 第134-141页 |
第三节 为事而作之奏议 | 第141-148页 |
第四节 写景、记游、议论之书、记、论 | 第148-156页 |
第五章 宋前茅山宗小说创作 | 第156-185页 |
第一节 宋前茅山宗小说考辨 | 第156-161页 |
第二节 宋前茅山宗小说之儒、释文化理念与世俗化倾向 | 第161-173页 |
第三节 宋前茅山宗小说之史传色彩 | 第173-185页 |
余论 | 第185-18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188-198页 |
附录:宋前茅山高道交游考 | 第198-236页 |
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236-237页 |
后记 | 第237-2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