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集聚与工资:机理分析与中国省际实证比较
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1. 导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重点、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4-16页 |
2. 产业集聚与工资:文献综述 | 第16-38页 |
·引言 | 第16页 |
·产业集聚理论及相关研究 | 第16-30页 |
·经典集聚理论 | 第16-18页 |
·产业集聚形成机制 | 第18-20页 |
·产业集聚类型及测度 | 第20-28页 |
·产业集聚的效应 | 第28-30页 |
·工资决定理论及影响因素 | 第30-35页 |
·工资决定理论 | 第30-34页 |
·工资影响因素 | 第34-35页 |
·产业集聚对工资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文献总结 | 第36-38页 |
3. 产业集聚与工资:机理分析 | 第38-44页 |
·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异 | 第38-41页 |
·产业集聚类型与地区工资 | 第41-44页 |
·产业集聚类型的区分 | 第41页 |
·不同类型集聚的工资效应 | 第41-44页 |
4. 产业集聚与工资:现实比较 | 第44-58页 |
·我国各省份产业集聚程度比较 | 第44-48页 |
·赫芬达尔指数视角 | 第45-46页 |
·就业密度视角 | 第46-48页 |
·典型省份产业集聚类型分析 | 第48-52页 |
·区位熵视角 | 第49-51页 |
·相对多样化指数视角 | 第51-52页 |
·我国各省份工资比较 | 第52-54页 |
·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关联性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产业集聚程度与地区工资:总体水平比较 | 第54-56页 |
·产业集聚程度与地区工资:分类型比较 | 第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5. 产业集聚与工资:实证检验 | 第58-66页 |
·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58-60页 |
·模型建立 | 第60页 |
·产业集聚程度与地区工资:总体水平实证分析 | 第60-64页 |
·全国样本回归结果 | 第60-62页 |
·子样本回归结果 | 第62-64页 |
·产业集聚程度与地区工资:分类型实证分析 | 第64-66页 |
6.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66-69页 |
·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66-67页 |
·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5页 |
附录 | 第75-7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