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2页 |
一、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13-16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(一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三、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(一) 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(二)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20页 |
四、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问题 | 第22-34页 |
一、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内容 | 第22-26页 |
(一) 物流管理的产生历程 | 第22页 |
(二) 物流管理发展阶段 | 第22-23页 |
(三) 物流发展的要因 | 第23-24页 |
(四) 物流系统相关的决策 | 第24-26页 |
二、供应链管理的分类、要素、及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| 第26-29页 |
(一) 供应链的四个要点 | 第26-27页 |
(二) 供应链的分类 | 第27-28页 |
(三) 构成供应链的基本要素及主要活动 | 第28页 |
(四) 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| 第28-29页 |
三、物流的利益来源和价值创造 | 第29-31页 |
四、物流的功能和优势 | 第31-34页 |
(一) 物流的功能 | 第31-32页 |
(二) 物流的优势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山东银座物流运作分析 | 第34-58页 |
一、山东银座物流运作简述 | 第34-36页 |
(一) 山东银座物流第一方物流运作简述 | 第34-35页 |
(二) 山东银座物流第二方物流运作简述 | 第35页 |
(三) 山东银座物流第三方物流运作特征 | 第35-36页 |
二、山东银座物流运作流程分析 | 第36-41页 |
(一) 山东银座物流系统特性分析 | 第36-37页 |
(二) 山东银座物流的运作流程分析 | 第37-41页 |
三、山东银座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| 第41-53页 |
(一) 山东银座物流当前系统分析与设计 | 第42-43页 |
(二) 山东银座物流运作的战略模式 | 第43-46页 |
(三) 山东银座物流运作的作业模式 | 第46-53页 |
四、山东银座物流选择服务提供商的决策技术 | 第53-56页 |
(一) 建立技术服务提供商资源库及指标体系 | 第53-54页 |
(二) 技术服务提供商的选择方法 | 第54-56页 |
五、山东银座物流管理存在的其他问题及原因 | 第56-58页 |
(一) 缺乏潜在用户群的认可和信任 | 第56页 |
(二) 作为第四方物流基础的第三方物流发展还不成熟 | 第56-57页 |
(三) 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成 | 第57页 |
(四) 第四方物流人才的匮乏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山东银座物流管理优化对策 | 第58-72页 |
一、山东银座物流运作模式优化 | 第58-60页 |
(一) 战略模式优化 | 第58-59页 |
(二) 作业模式优化 | 第59-60页 |
二、山东银座物流具体操作流程优化措施 | 第60-66页 |
(一) 业务操作流程优化 | 第60-63页 |
(二) 进货与退货操作优化 | 第63-64页 |
(三) 捡货操作流程优化 | 第64-65页 |
(四) 发货操作流程优化 | 第65-66页 |
(五)运输操作流程优化 | 第66页 |
三、山东银座物流管理存在的其他问题解决对策 | 第66-72页 |
(一)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的步伐以提升物流人才能力 | 第67页 |
(二) 加速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行业的融合以提升物流管理信息技术能力 | 第67-68页 |
(三)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以提升第四方物流的物流实施运作能力 | 第68-69页 |
(四) 做好统筹规划以提升第四方物流的规划及管理协调能力 | 第69-70页 |
(五) 做好物流服务标准化、规范化工作 | 第70-72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| 第72-74页 |
一、研究结论 | 第72-73页 |
二、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73页 |
三、进一步研究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