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4-7页 |
| 摘要 | 第7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1.1 烟叶在国内外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8页 |
| 1.2 烟叶产生的健康问题 | 第8页 |
| 1.3 烟叶中重金属对人体影响 | 第8-10页 |
| 1.4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探测烟叶中的金属元素的可行性 | 第10-11页 |
| 1.5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| 第2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实验装置构建 | 第13-19页 |
| 2.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特点 | 第13-14页 |
| 2.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金属元素探测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| 2.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实验装置 | 第16-18页 |
| 2.3.1 激光器 | 第16-17页 |
| 2.3.2 光谱信号探测 | 第17-18页 |
| 2.3.3 样品仓 | 第18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| 第3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烟叶金属定量分析 | 第19-29页 |
| 3.1 影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精度可能因素 | 第19-21页 |
| 3.1.1 基体效应 | 第19页 |
| 3.1.2 自吸收效应 | 第19-20页 |
| 3.1.3 时间延迟 | 第20页 |
| 3.1.4 激光光源及其他参数 | 第20-21页 |
| 3.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| 第21-23页 |
| 3.2.1 内标法 | 第21-22页 |
| 3.2.2 自由定标法 | 第22-23页 |
| 3.3 烟叶镉(Cd)元素定量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3.3.1 样品选择 | 第23-24页 |
| 3.3.2 样品处理 | 第24页 |
| 3.4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3.4.1Cd元素分析谱线 | 第24-25页 |
| 3.4.2 Cd元素定量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3.5 结果及定标曲线建立 | 第26-28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4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烟叶Cu元素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29-36页 |
| 4.1 样品预处理 | 第29页 |
| 4.2 原子光谱吸收法检测Cu元素含量 | 第29-31页 |
| 4.2.1 原子吸收光谱法 | 第29-30页 |
| 4.2.2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过程及结果 | 第30-31页 |
| 4.3 烟叶Cu元素检测机理 | 第31页 |
| 4.4 确立最佳分析谱线 | 第31-33页 |
| 4.5 定量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4.5.1 建立标定曲线 | 第33页 |
| 4.5.2 定标曲线精准性 | 第33-34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| 第5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烟叶中Cu元素产生的等离子体 | 第36-42页 |
| 5.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特征 | 第36页 |
| 5.2 等离子体分析方法 | 第36-40页 |
| 5.2.1 局部热平衡(LTE)计算 | 第38页 |
| 5.2.2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 | 第38-39页 |
| 5.2.3 等离子体温度 | 第39-40页 |
| 5.3 信噪比 | 第40-41页 |
| 5.4 检测限计算及分析 | 第41页 |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2-43页 |
| 6.1 结论 | 第42页 |
| 6.2 展望 | 第42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| ABSTRACT | 第47-48页 |
|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9-50页 |
| 研究生期间经历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