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保护管理论文--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--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

长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1章 绪论第8-16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8-9页
   ·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·生态旅游的概念第9-10页
     ·湖泊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第10页
     ·国外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第12-13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尝试的创新意义第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及逻辑框架第13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3-16页
第2章 理论概述第16-20页
   ·生态平衡理论第16页
   ·生态经济学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·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页
   ·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18-20页
第3章 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探索第20-27页
   ·生态旅游开发基本准则第20-22页
     ·严格保护,适度开发第20页
     ·科学规划,试点先行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社区参与,造福地方第21页
     ·科学普及,强化教育第21页
     ·突出特色,因地制宜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实现环境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第22页
   ·湖泊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旅游产品要有创新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旅游产品要多样化、精品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旅游产品要分区开发第24页
   ·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功能分区第24-27页
     ·打造湿地重点保护区第25页
     ·充分利用湿地敏感度较低地区第25页
     ·设立服务管理保障区第25-27页
第4章 长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第27-33页
   ·长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区域背景条件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地理条件第27页
     ·气候条件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社会经济条件第28页
     ·交通条件第28页
     ·人文历史第28-29页
   ·长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政策条件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相关规划第29页
     ·地方规章第29页
     ·相关政策第29-30页
   ·长湖湿地的开发现状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生态环境第30页
     ·旅游景观第30页
     ·旅游开发第30-31页
   ·长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预期效益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周边客源市场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·游客量预测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客源市场地域结构第32-33页
第5章 长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第33-41页
   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33-34页
   ·确定指标权重第34-38页
   ·评定标准说明第38-40页
   ·评价指标体系分值计算第40页
   ·评价结果第40-41页
第6章 长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第41-50页
   ·长湖旅游开发模式——国家湿地公园模式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生态保护第41页
     ·科普教育功能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经济功能第42页
     ·游憩功能第42页
   ·长湖旅游开发重点第42-48页
     ·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第42-46页
     ·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生态环境保护第47-48页
   ·长湖旅游开发难点第48-50页
     ·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第48页
     ·低碳旅游目的地的构建第48-50页
第7章 长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对策第50-52页
   ·理顺管理职责,统一规划开发第50页
   ·创新管理手段,建立发展基金第50页
   ·加强宣传推广,打造良好形象第50-51页
   ·重视社区居民,大力建设民生工程第51页
   ·完善法规立法,加强执法力度第51页
   ·完善培训机制,培养和吸引高层次旅游人才第51-52页
第8章 总结和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·总结第52页
   ·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展望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附录第58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从构树制浆废水中提取黄酮的工艺研究
下一篇:吉非替尼微丸胶囊的制备与质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