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·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之理论基础 | 第18-26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·养老保险制度理论基础 | 第20-24页 |
·公共品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公平正义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福利经济学理论 | 第22-24页 |
·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| 第24页 |
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现状 | 第26-38页 |
·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| 第26-30页 |
·制度公平与统一的需要 | 第26-28页 |
·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需要 | 第28页 |
·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的需要 | 第28-29页 |
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措施的需要 | 第29-30页 |
·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 | 第30-31页 |
·养老保险的运行模式 | 第30页 |
·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| 第30-31页 |
·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 | 第31页 |
·养老保险基金的待遇支付 | 第31页 |
·退休形式与退休条件 | 第31页 |
·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7页 |
·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 | 第32页 |
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困难 | 第32-33页 |
·制度设计碎片化 | 第33-34页 |
·行业之间差距过大,改革不同步 | 第34-35页 |
·缴费比例与征缴基数难以统一 | 第35-36页 |
·改革利益群体相互博弈 | 第36-37页 |
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与改革之经验启示 | 第38-44页 |
·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| 第38-41页 |
·“三支柱”模式——美国、英国 | 第39-40页 |
·强制储蓄模式——智利、新加坡 | 第40-41页 |
·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1-43页 |
·加强社会保障法制性建设 | 第41-42页 |
·加强社会化管理机制建设 | 第42页 |
·构建多层级的养老保险体系 | 第42页 |
·降低替代率、合理调整退休年龄 | 第42-43页 |
·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国情 | 第43页 |
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建议 | 第44-55页 |
·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 | 第44-45页 |
·公平正义与兼顾效率的原则 | 第44页 |
·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 | 第44-45页 |
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| 第45页 |
·差别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45页 |
·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| 第45-54页 |
·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| 第45-46页 |
·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| 第46-47页 |
·三层次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| 第47-50页 |
·建立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社会统筹机制 | 第50-52页 |
·明确责任,加强监督 | 第52-54页 |
·强化公众参与 | 第54页 |
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