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绪论 | 第11-18页 |
一、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| 第11-12页 |
二、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1、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2-14页 |
2、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4-16页 |
三、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1、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西方政府理论 | 第16-17页 |
2、公共选择理论 | 第17页 |
3、治理理论 | 第17-18页 |
四、论文的主要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第一章 "行政乱作为"基本涵义分析 | 第18-24页 |
一、"行政作为"基础上的政府行政行为应然状态 | 第18-21页 |
1、政府行政行为的公共性 | 第19-20页 |
2、政府行政行为的制度规范性 | 第20-21页 |
二、"行政作为"基础上的政府行为责任表现 | 第21-22页 |
1、道德层面上的政府责任 | 第21页 |
2、法治层面上的政府责任 | 第21-22页 |
三、"行政乱作为"的基本概念比较及表现形式 | 第22-24页 |
1、"行政乱作为"与"行政作为"、"行政不作为"的区别分析 | 第22-23页 |
(1) 行为性的差异 | 第22页 |
(2) 法律状态的差异 | 第22-23页 |
2、"行政乱作为"的概念界定及表现形式 | 第23-24页 |
(1) 错位 | 第23-24页 |
(2) 越位 | 第24页 |
(3) 渎职 | 第24页 |
第二章 当前中国政府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| 第24-32页 |
一、典型案例 | 第24-26页 |
1、黑龙江省东宁县的"血拆"事件 | 第24-25页 |
2、广西南丹县特大矿难隐瞒事件 | 第25-26页 |
二、由案例引发的政府管理现状的思考 | 第26-30页 |
1、政府管理职能问题 | 第27-28页 |
2、政府管理手段问题 | 第28-29页 |
3、政府管理过程问题 | 第29-30页 |
三、政府管理过程中行政乱作为的危害性 | 第30-32页 |
1、不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,建设政府的信用体系 | 第30-31页 |
2、不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,构建社会公共行政的局面 | 第31页 |
3、不利于健全社会法治体系,满足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行政乱作为现象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分析 | 第32-40页 |
一、文化思想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二、政府"经济人理性"下的利益导向 | 第33-35页 |
三、政府角色的模糊性 | 第35-37页 |
四、制度建设方面的欠缺 | 第37-40页 |
1、法律体系不健全 | 第38-39页 |
2、监督机制不完善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行政乱作为现象治理的路径选择 | 第40-47页 |
一、加强以服务精神为主导的行政文化体系的建设 | 第40-42页 |
二、转变政府职能,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| 第42-44页 |
三、强化政府的监督机制,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| 第44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致谢词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2-53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