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导论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何为谦抑?—刑法的谦抑主义的基本内容 | 第9-21页 |
第一节 日本学者对于刑法谦抑主义的理解 | 第9-11页 |
第二节 我国学者对于刑法谦抑主义的承继和发展 | 第11-14页 |
第三节 欧洲学者阐述刑法谦抑主义 | 第14-16页 |
第四节 刑法谦抑主义的理论发展脉络 | 第16-21页 |
第二章 为何谦抑?—刑法谦抑主义的理论支持 | 第21-31页 |
第一节 犯罪的必然性与刑法的谦抑主义 | 第21-23页 |
第二节 刑法的补充性与刑法的谦抑主义 | 第23-26页 |
第三节 刑罚的目的与刑法的谦抑主义 | 第26-28页 |
第四节 刑罚经济学与刑法的谦抑主义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如何谦抑?谦抑主义在我国的理论意义及实现途径 | 第31-43页 |
第一节 刑法的谦抑主义能改善我国重刑主义的传统,有利于保障人权 | 第31-35页 |
第二节 我国刑法的非犯罪化和刑罚体制改革 | 第35-38页 |
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(八)的刑法谦抑性解读 | 第38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