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·蓝莓价值 | 第10页 |
·蓝莓产业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我国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| 第11页 |
·我国蓝莓产业发展前景优势分析 | 第11-12页 |
·蓝莓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2 引言 | 第14-16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4页 |
·兔眼蓝莓组织培养的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3 材料和方法 | 第16-19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1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6-19页 |
·外植体消毒方法及基础培养基选择 | 第16页 |
·不同灭菌剂与方法的灭菌效果的实验设计 | 第16页 |
·基础培养基选择的实验设计 | 第16页 |
·愈伤、芽诱导最适外源激素选择 | 第16页 |
·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对愈伤组织和芽诱导的影响 | 第16页 |
·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配比对芽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16页 |
·组培苗瓶内生根技术探讨 | 第16-17页 |
·不同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生根影响的实验设计 | 第17页 |
·不同活性炭浓度对生根影响的实验设计 | 第17页 |
·不同光照处理对生根影响的实验设计 | 第17页 |
·蓝莓外植体及愈伤组织褐化问题解决办法 | 第17页 |
·Vc液的配制 | 第17页 |
·活性炭浓度对外植体及愈伤的褐化影响的实验设计 | 第17页 |
·Vc液与不同活性炭浓度共同对外植体及愈伤的褐化影响实验设计 | 第17页 |
·蓝莓组培苗移栽技术 | 第17-19页 |
·蓝莓组培苗移栽条件 | 第17-18页 |
·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对蓝莓组培苗移栽存活的影响 | 第18页 |
·不同移栽基质对蓝莓组培苗移栽存活的影响 | 第18页 |
·季节对蓝莓组培苗移栽存活的影响 | 第18页 |
·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18-19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19-37页 |
·外植体消毒方法及基础培养基选择 | 第19-20页 |
·不同灭菌剂与方法对“粉蓝”愈伤和丛生芽的生长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基础培养基选择对“粉蓝”不定芽增殖生长的影响 | 第20页 |
·愈伤、芽诱导最适外源激素选择 | 第20-23页 |
·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对芽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配比对芽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·蓝莓组培苗瓶内生根技术 | 第23-28页 |
·不同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生根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·不同活性炭浓度对生根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·不同光照处理对生根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蓝莓外植体及愈伤组织褐化问题解决办法 | 第28-33页 |
·不同活性炭浓度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·Vc液与不同活性炭浓度共同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·不同活性炭浓度、Vc液与不同活性炭浓度共同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蓝莓组培苗移栽技术 | 第33-37页 |
·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对蓝莓组培苗移栽存活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不同移栽基质对蓝莓组培苗移栽存活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季节对蓝莓组培苗移栽存活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5 结论与讨论 | 第37-38页 |
·结论 | 第37页 |
·讨论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附图 | 第41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4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