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7页 |
·水性聚氨酯概述 | 第8-9页 |
·水性聚氨酯的分类及特点 | 第9-11页 |
·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| 第9-10页 |
·水性聚氨酯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·水性聚氨酯涂料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| 第11-13页 |
·水性涂料现实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·水性聚氨酯的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·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| 第13-14页 |
·水性聚氨酯阻燃涂料 | 第14-16页 |
·阻燃涂料基料的选择 | 第14-15页 |
·阻燃剂的分类 | 第15页 |
·水性聚氨酯阻燃涂料的发展趋势 | 第15-16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2 理论部分 | 第17-24页 |
·合成水性聚氨酯的原料 | 第17-19页 |
·多异氰酸酯 | 第17页 |
·聚合物多元醇 | 第17-18页 |
·亲水扩链剂 | 第18-19页 |
·小分子扩链剂 | 第19页 |
·成盐剂 | 第19页 |
·催化剂 | 第19页 |
·硅烷偶联剂 | 第19页 |
·环氧树脂 | 第19页 |
·阻燃剂 | 第19页 |
·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预聚体混合法 | 第20页 |
·丙酮法 | 第20页 |
·熔融分散法 | 第20页 |
·酮亚胺/酮连氮法 | 第20-21页 |
·保护端基乳化法 | 第21页 |
·合成水性聚氨酯的基本化学反应 | 第21-23页 |
·异氰酸酯与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| 第21-22页 |
·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 | 第22页 |
·异氰酸酯与氨酯基及脲基的反应 | 第22-23页 |
·膨胀型阻燃涂料作用机理 | 第23-24页 |
3 实验部分 | 第24-31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2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·原料的准备 | 第25页 |
·合成方法及步骤 | 第25-26页 |
·水性聚氨酯涂膜的制备 | 第26页 |
·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 | 第26页 |
·KH-550 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 | 第26页 |
·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 | 第26页 |
·水性聚氨酯阻燃涂料的制备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制备配方及工艺 | 第26-27页 |
·涂膜制备方法 | 第27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27-31页 |
·耐水性测试 | 第27页 |
·吸水率测试 | 第27页 |
·乳液粘度测定 | 第27页 |
·阻燃性测试 | 第27-28页 |
·异氰酸酯含量的测定 | 第28页 |
·盐酸标定 | 第28-29页 |
·铅笔硬度的测定 | 第29页 |
·固含量的测定 | 第29页 |
·离心稳定性的测定 | 第29页 |
·红外光谱测试 | 第29-30页 |
·热重分析(Tg) | 第30-31页 |
4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48页 |
·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| 第31-39页 |
·制备方法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R 值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DMPA 用量对水性聚氨酯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·预聚温度对预聚反应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预聚时间对预聚反应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扩链温度对扩链反应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扩链时间对扩链反应的影响 | 第37页 |
·三乙胺加入方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·硅烷偶联剂 KH-550 改性水性聚氨酯 | 第39-40页 |
·KH-550 对水性聚氨酯涂膜的耐水性和耐溶性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 | 第40-41页 |
·环氧树脂用量对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阻燃剂用量及体系比例对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阻燃剂用量对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阻燃原料配比对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环氧树脂用量对水性聚氨酯阻燃涂料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阻燃剂种类对水性聚氨酯阻燃涂料性能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不同多元醇对阻燃涂料的阻燃性能影响 | 第45页 |
·红外光谱图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热重分析(Tg) | 第46-48页 |
5 结论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