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

带有接收端协作的Z干扰信道的容量区域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2页
   ·引言第7-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第10-12页
第二章 信息论相关基础第12-23页
   ·数据处理不等式第12-13页
   ·费诺不等式第13-14页
   ·联合典型序列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典型集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联合典型序列第15-17页
   ·中继协作策略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中继信道第17页
     ·协作策略第17-18页
   ·Slepian-Wolf 编码定理第18-20页
   ·Wyner-Ziv 编码问题第20-2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三章 带有双向接收端协作的高斯 Z 干扰信道的一个可达速率区域第23-39页
   ·信道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·一个可达速率区域第25-31页
     ·编码和译码的步骤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可达速率区域第26-31页
   ·信道模型的一个外界第31-32页
   ·特强干扰情况第32-35页
     ·特强干扰情况的容量区域第32-34页
     ·特强干扰情况的仿真结果第34-35页
   ·弱干扰情况的可达速率区域第35-37页
   ·弱干扰情况下双向接收端协作与单向接收端协作的包含关系第37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 一类确定性 Z 信道的容量外界第39-46页
   ·系统模型第40-41页
   ·确定性 Z 信道的容量外界第41-42页
   ·关于定理 4.1 容量外界的证明第42-45页
     ·多接入信道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多终端网络中信息流的上界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对定理 4.1 的证明第44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五章 总结与展望第46-48页
   ·论文工作总结第46-47页
   ·下一步工作展望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1页
附录1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1-52页
附录2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2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非合作博弈的OFDMA系统的子载波与功率分配算法
下一篇:量子粒子群算法的改进及其在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