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·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·混沌研究的发展起源与状况 | 第8-11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混沌与混沌同步的基本理论 | 第13-26页 |
·混沌的定义 | 第13-15页 |
·混沌的基本特征 | 第15页 |
·混沌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| 第15-21页 |
·混沌的定性分析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混沌的定量分析方法 | 第17-21页 |
·混沌的同步理论和同步方法 | 第21-25页 |
·混沌同步的基本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混沌同步的基本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经典混沌动力学系统分析 | 第26-35页 |
·经典Lorenz混沌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经典Lu混沌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四维Rossler超混沌系统的特性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异维异构混沌系统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研究 | 第35-48页 |
·超混沌系统的构造 | 第35-39页 |
·超混沌系统的构造理论基础 | 第35-38页 |
·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实例构造 | 第38-39页 |
·新超混沌系统的性能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异维异结构系统间的同步 | 第41-43页 |
·异维异结构系统之间同步的原理与方法 | 第41页 |
·主动控制同步法 | 第41-43页 |
·同步仿真实现 | 第43页 |
·异维异结构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| 第43-47页 |
·混沌保密通信基本理论 | 第43-45页 |
·异维异结构同步系统在保密通信中的运用 | 第45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时滞混沌系统的电路仿真及其异维异构同步 | 第48-58页 |
·时滞混沌系统的构造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时滞Lu混沌系统的的构造及其动力学特性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时滞Lu混沌系统的电路仿真设计 | 第51-55页 |
·混沌电路设计的基本理论 | 第51-52页 |
·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| 第52页 |
·时滞Lu混沌系统的电路仿真设计方案 | 第52-54页 |
·时滞Lu混沌系统的电路仿真 | 第54-55页 |
·异维异结构时滞混沌系统同步的设计 | 第55-57页 |
·同步的原理与方法 | 第55页 |
·主动控制同步法 | 第55-56页 |
·同步仿真实现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