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5页 |
1 非生物逆境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 | 第9-13页 |
·高温胁迫的影响 | 第9-11页 |
·低温胁迫的影响 | 第11页 |
·干旱胁迫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·盐胁迫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2 胁迫的感知与信号传导 | 第13-17页 |
·钙离子在信号感受和传递方面的作用 | 第14-15页 |
·ABA在信号感受和传导中的作用 | 第15-16页 |
·活性氧基团(ROS)在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| 第16-17页 |
3 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基因:功能基因和调节基因 | 第17-19页 |
·功能基因的种类和作用 | 第17-18页 |
·调节基因的种类和作用 | 第18-19页 |
4 植物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| 第19-23页 |
·基因表达规律的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基因功能的验证 | 第20-21页 |
·基因启动子中顺式作用元件及与其作用的蛋白因子的鉴定 | 第21-22页 |
·基因编码产物: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41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25-28页 |
·芯片分析和遗传转化受体材料及菌株 | 第25页 |
·酶、化学试剂及试剂盒 | 第25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5-26页 |
·引物合成及测序 | 第26页 |
·植物组织培养基 | 第26-27页 |
·重要溶液 | 第27-28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28-41页 |
·实验整体思路 | 第28页 |
·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PCR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逆境胁迫处理 | 第28-29页 |
·植物总RNA抽提及cDNA第一链合成 | 第29-30页 |
·芯片操作步骤 | 第30页 |
·Quantitative real-time RT-PCR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目的基因的克隆 | 第31-34页 |
·基因克隆 | 第31页 |
·片段回收和连接 | 第31-32页 |
·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、热激转化及质粒抽提 | 第32-33页 |
·农杆菌感受态制备、冷冻转化及质粒提取 | 第33页 |
·水稻DNA抽提 | 第33-34页 |
·OsMSR15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4页 |
·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4-37页 |
·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·GFP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 | 第35-37页 |
·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7页 |
·过量表达载体遗传转化拟南芥及纯合子筛选 | 第37-39页 |
·过量表达载体遗传转化水稻及阳性植株鉴定 | 第39-41页 |
·水稻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 | 第39-40页 |
·转基因水稻阳性植株鉴定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53页 |
1 基因在逆境下的表达分析 | 第41-42页 |
2 OSMSR15基因的CDNA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42-47页 |
3 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7-49页 |
·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7-48页 |
·GFP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 | 第48-49页 |
·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9页 |
4 转基因拟南芥的潮霉素抗性鉴定和分子水平鉴定 | 第49-51页 |
5 水稻组织培养和转基因阳性株系的鉴定 | 第51-53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53-58页 |
1 基因芯片是筛选功能基因是有效手段 | 第53-54页 |
2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| 第54-55页 |
3 OSMSR15可能为具有TFⅢA型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9页 |
附录1:缩略词表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