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相关理论 | 第15-19页 |
·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| 第15页 |
·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·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| 第15页 |
·地租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区位理论 | 第16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及原则 | 第17-19页 |
·评价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评价原则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南安市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| 第19-24页 |
·南安市概况 | 第19页 |
·南安市自然环境概况 | 第19页 |
·南安市社会经济概况 | 第19页 |
·南安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 | 第19-24页 |
·建设状况结构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土地供应方式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土地开发和建设情况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用地效益分析 | 第23页 |
·管理绩效分析 | 第23页 |
·土地供应与保障情况分析 | 第23-24页 |
第4章 南安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| 第24-37页 |
·南安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| 第24-31页 |
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4页 |
·评价指标计算 | 第24-26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26-27页 |
·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 | 第27-29页 |
·评价指标标准化 | 第29页 |
·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 | 第29-31页 |
·南安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| 第31-34页 |
·扩展潜力测算 | 第31页 |
·结构潜力测算 | 第31-32页 |
·强度潜力测算 | 第32页 |
·管理潜力测算 | 第32-33页 |
·尚可供地年数测算 | 第33-34页 |
·南安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7页 |
·立法体系有待加强 | 第34页 |
·土地合理利用的指标体系不完善,土地供应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 | 第34页 |
·各区块开发成熟度不均衡 | 第34-35页 |
·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低 | 第35页 |
·各园区之间的关联性有待提高 | 第35页 |
·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| 第35-37页 |
第5章 南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| 第37-39页 |
·科学规划,合理布局土地利用 | 第37页 |
·构建常态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| 第37页 |
·加强开发区管理 | 第37页 |
·把集约利用水平纳入考核体系 | 第37-38页 |
·推进土地市场化配置 | 第38-3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9-41页 |
·结论 | 第39页 |
·展望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