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 | 第8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9-12页 |
| ·相关理论简介 | 第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任务 | 第12页 |
| ·所需材料及获取途径 | 第12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山东平原县推行合村并居主要概况及模式 | 第13-18页 |
| ·平原县概况 | 第13-14页 |
| ·合村并居的名称变迁 | 第14页 |
| ·德州市合村并居的背景 | 第14-15页 |
| ·平原县合村并居的进程 | 第15-16页 |
| ·平原县合村并居采取的基本做法 | 第16-18页 |
| ·合村并居的三种建设模式 | 第16页 |
| ·平房换楼房的补偿方式 | 第16-17页 |
| ·并居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| 第17页 |
| ·合村并居的现实意义 | 第17-18页 |
| 第三章 农户合村并居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8-23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18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18-19页 |
| ·模型的选择 | 第19页 |
| ·变量的选择 | 第19-20页 |
| ·预测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·模型分析 | 第21-23页 |
| 第四章 山东平原县合村并居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·农民对于合村并居的了解程度偏低,参与积极性不高 | 第23页 |
| ·技能培训缺失,劳动力素质偏低 | 第23页 |
| ·农民家庭总收入低,合村并居经济负担重 | 第23页 |
| ·农村金融欠发达,农民融资渠道少 | 第23页 |
| ·土地分散,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低 | 第23-24页 |
| ·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偏低,农民合村并居经济压力大 | 第24页 |
| ·房屋建设工程质量缺乏监管 | 第24页 |
| ·房屋产权制度尚不完善 | 第24页 |
| ·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| 第24-25页 |
| 第五章 完善山东平原县合村并居的对策与建议 | 第25-27页 |
| ·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,调动农民参与合村并居的积极性 | 第25页 |
| ·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,提高劳动力素质 | 第25页 |
| ·建设特色产业园区,促进农民就业 | 第25页 |
| ·拓宽农村融资渠道,减少农户经济压力 | 第25-26页 |
| ·抓好土地统筹工作,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| 第26页 |
| ·提高房屋拆迁补偿标准,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| 第26页 |
| ·加强工程质量管理,严格住房成本核算 | 第26页 |
| ·完善房屋产权制度,保护农户合法权益 | 第26页 |
| ·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| 第26-2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7-29页 |
| 致谢 | 第29-30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