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简介及其现状 | 第7-8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·主要工作及特色 | 第9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9-1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LTE 技术概述 | 第11-23页 |
·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1-14页 |
·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·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 | 第13-14页 |
·LTE 技术概述 | 第14-19页 |
·LTE/SAE 简介 | 第14-16页 |
·LTE/SAE 的安全层次与密钥结构 | 第16-19页 |
·LTE 系统的接入安全 | 第19-20页 |
·LTE 接入安全面临的威胁 | 第20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 | 第23-29页 |
·公钥密码学简介 | 第23页 |
·基于身份加密的预备知识 | 第23-25页 |
·哈希函数 | 第23-24页 |
·椭圆曲线 | 第24-25页 |
·双线性 Diffie-Hellman 假设 | 第25页 |
·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 | 第25-28页 |
·基于身份的公钥加密概念 | 第25-26页 |
·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加解密原理 | 第26-27页 |
·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的优缺点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基于身份的 LTE ID-AKA 方案设计 | 第29-39页 |
·标准 EPS-AKA 方案及其安全性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EPS-AKA 的具体流程 | 第29-31页 |
·EPS-AKA 的安全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新 LTE ID-AKA 方案的设计 | 第32-34页 |
·LTE ID-AKA 方案的总体设计 | 第32-33页 |
·LTE ID-AKA 方案的具体流程 | 第33-34页 |
·新 LTE ID-AKA 方案的形式化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UE 对 MME 的身份认证 | 第35-36页 |
·MME 对 HSS 的身份认证 | 第36-37页 |
·MME 对 UE 的身份认证 | 第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新方案在不同场景下的接入认证方案分析 | 第39-47页 |
·引言 | 第39页 |
·AKA 应用场景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注册认证的场景分析 | 第41页 |
·呼叫认证的场景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认证场景与接入认证时的 AKA 流程分析 | 第42页 |
·初始接入 AKA 方案 | 第42-43页 |
·重新接入 AKA 方案 | 第43-44页 |
·漫游切换接入 AKA 方案 | 第44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六章 LTE ID-AKA 方案的安全性与性能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方案的安全属性 | 第47-48页 |
·加密传输 | 第47页 |
·双向认证 | 第47-48页 |
·密钥协商 | 第48页 |
·会话密钥的新鲜性 | 第48页 |
·方案的抗攻击性 | 第48-49页 |
·网络传输信息的机密性 | 第48页 |
·抵抗重放攻击 | 第48-49页 |
·抵抗恶意 PKG 的攻击 | 第49页 |
·方案的安全性比较 | 第49页 |
·方案的效率分析 | 第49-51页 |
第七章 结束语 | 第51-53页 |
·总结 | 第51页 |
·展望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