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1 引言 | 第10-18页 |
| ·含染料废水的产生与危害 | 第10页 |
| ·含染料废水的常用治理方法 | 第10-14页 |
| ·吸附法 | 第10-12页 |
| ·絮凝法 | 第12页 |
| ·化学法 | 第12-13页 |
| ·生物降解法 | 第13页 |
| ·离子交换法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外有关腐殖酸与有机污染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| ·腐殖酸的提取与分级 | 第14页 |
| ·腐殖酸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 | 第14-15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方案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页 |
| ·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| 2 絮凝态腐殖酸对含染料废水的吸附作用 | 第18-34页 |
| ·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 | 第18-19页 |
| 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18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药品 | 第18-19页 |
| ·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| 第19-23页 |
| ·絮凝态腐殖酸对含染料废水吸附作用的实验原理 | 第19-2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·废水中染料组分含量的定量表征 | 第22-23页 |
| ·不同操作参数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| 第23-32页 |
| ·吸附动力学 | 第23-25页 |
| ·吸附等温线 | 第25-28页 |
| ·pH 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| ·腐殖酸的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| 3 溶解态腐殖酸对含染料废水的结合吸附作用 | 第34-46页 |
| ·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| 第34-37页 |
| ·溶解态腐殖酸对含染料废水结合吸附作用的实验原理 | 第34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4-37页 |
| ·不同操作参数对结合吸附作用的影响 | 第37-44页 |
| ·过程动力学 | 第37-38页 |
| ·吸附等温线 | 第38-40页 |
| ·pH 对结合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| ·腐殖酸的投加量对结合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离子强度对结合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44-46页 |
| 4 腐殖酸对含染料废水的结合吸附作用机理 | 第46-51页 |
| ·褐煤腐殖酸的分级 | 第46页 |
| ·腐殖酸与染料组分的相互作用 | 第46-48页 |
| ·吸附前后腐殖酸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50-51页 |
| 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57-59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