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能量原理的基桩承载力数值计算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桩基础概述 | 第11-16页 |
·桩基础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·桩基础的分类 | 第12-15页 |
·桩基础的适用范围 | 第15-16页 |
·基桩承载性状计算方法概况 | 第16-19页 |
·基桩理论分析方法的发展 | 第16-19页 |
·基桩承载性能研究现状 | 第19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基桩竖向承载性状的能量法计算方法 | 第21-32页 |
·概述 | 第21页 |
·基桩的竖向承载机理 | 第21-24页 |
·基桩的荷载传递过程 | 第21-22页 |
·基桩的荷载传递规律 | 第22-23页 |
·荷载传递分析解析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侧阻力计算模型 | 第24-27页 |
·佐藤悟弹性-全塑性模型 | 第24-25页 |
·双曲线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考虑卸载的多折线模型 | 第26-27页 |
·端阻力计算模型 | 第27-28页 |
·基桩能量法差分方程 | 第28-30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29页 |
·桩身能量平衡方程 | 第29页 |
·桩身单元轴力和位移求解 | 第29-30页 |
·讨论 | 第30页 |
·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基桩承载力计算的程序算法及计算实例 | 第32-49页 |
·概述 | 第32页 |
·程序收敛条件及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荷载协调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最小势能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基桩性状计算程序及流程 | 第34-37页 |
·基桩轴力及位移计算 | 第34页 |
·荷载协调收敛策略 | 第34-36页 |
·最小势能收敛策略 | 第36-37页 |
·工程实例 | 第37-47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37-38页 |
·基于地勘参数的承载性状计算 | 第38-40页 |
·基于实测数据的曲线拟合计算 | 第40-47页 |
·讨论 | 第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多层地基中基桩负摩阻力问题计算方法 | 第49-62页 |
·概述 | 第49页 |
·基桩负摩阻力问题机理分析 | 第49-53页 |
·负摩阻力产生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| 第49-51页 |
·负摩阻力的分布 | 第51页 |
·中性点及其位置的确定 | 第51-53页 |
·目前基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简介 | 第53-57页 |
·目前基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 | 第53-56页 |
·主要存在的问题 | 第56-57页 |
·基桩负摩阻力计算的能量法差分方程 | 第57-59页 |
·桩侧摩阻力计算 | 第57-58页 |
·桩身能量平衡方程 | 第58-59页 |
·桩侧土体沉降位移计算 | 第59页 |
·工程实例 | 第59-61页 |
·现场实测资料 | 第59-60页 |
·计算结果 | 第60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茅草街大桥桩基试验的能量法数值分析 | 第62-72页 |
·概述 | 第62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62-63页 |
·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 | 第63-6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63-64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64-66页 |
·能量法数值计算 | 第66-71页 |
·基于折线模型的试桩承载能力估算 | 第66-68页 |
·基于双曲线模型的试桩试验曲线拟合 | 第68-71页 |
·小结 | 第71-72页 |
结语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