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白芷的干燥及其总香豆素的提取纯化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9-19页 |
| ·禹白芷介绍 | 第9-10页 |
| ·白芷干燥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白芷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| 第12-18页 |
| ·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 | 第12-13页 |
| ·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检测及含量测定 | 第13-14页 |
| ·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白芷中总香豆素的富集与分离纯化 | 第15-18页 |
| ·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主要工作 | 第18-19页 |
| 第2章 禹白芷的干燥及对总香豆素含量的影响 | 第19-29页 |
| ·实验器材 | 第19-20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19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19-2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0-23页 |
| ·烘干法干燥白芷 | 第20页 |
| ·热风干燥法干燥白芷 | 第20页 |
| ·总香豆素含量测定方法 | 第20-23页 |
| ·干膏得率的测定 | 第2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3-28页 |
| ·烘干法干燥及对总香豆素含量影响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·热风法干燥及对总香豆素含量影响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·干膏得率的测定结果 | 第27-28页 |
| ·烘干法和热风干燥法的比较 | 第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3章 禹白芷中化学成分的测定 | 第29-37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| 第29-3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0-33页 |
| ·总酸的测定(酸碱滴定法) | 第30页 |
| ·总酚测定(福林比色法) | 第30-31页 |
| ·总糖测定(苯酚-硫酸法) | 第31-32页 |
| ·蛋白质测定(凯氏定氮法) | 第32-33页 |
| 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总酸含量测定结果 | 第33页 |
| ·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| 第33-34页 |
| ·总糖含量测定结果 | 第34-35页 |
| ·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| 第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| 第4章 总香豆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| 第37-51页 |
| ·加热回流法提取 | 第37-45页 |
| ·仪器与材料 | 第3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7-39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5页 |
| ·索氏抽提法提取 | 第45-50页 |
| ·仪器与材料 | 第4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5-46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0页 |
| ·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| 第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5章 总香豆素的分离纯化 | 第51-65页 |
| ·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 | 第51-62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5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1-5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54-62页 |
| ·碱溶酸沉法分离纯化 | 第62-63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6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62-63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63页 |
| ·两种方法的比较与讨论 | 第63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