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| 第9-13页 |
·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湖库型饮用水源地基础数据库建立 | 第15-30页 |
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5-17页 |
·梁平县概况 | 第15-16页 |
·沙坝水库概况 | 第16-17页 |
·沙坝水库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| 第17-29页 |
·空间数据建库 | 第18-25页 |
·属性数据建库 | 第25-27页 |
·多媒体数据建库 | 第27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污染关键区识别与保护区划分 | 第30-47页 |
·饮用水源地子流域提取 | 第30-39页 |
·数字高程模型概述 | 第30页 |
·流域范围确定 | 第30-31页 |
·DEM 建立 | 第31-32页 |
·DEM 预处理 | 第32-33页 |
·水流方向确认 | 第33-35页 |
·累积量计算 | 第35-36页 |
·提取河流网络 | 第36-37页 |
·子流域的划分 | 第37-39页 |
·饮用水源地污染关键区识别 | 第39-43页 |
·点源污染 | 第39-40页 |
·线源污染 | 第40-41页 |
·面源污染 | 第41-42页 |
·关键区识别 | 第42-43页 |
·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| 第43-46页 |
·保护区划分原则 | 第44页 |
·保护区划分依据 | 第44页 |
·保护区划分结果 | 第44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控制研究 | 第47-59页 |
·内源污染及控制 | 第47-50页 |
·底泥污染及控制 | 第47-50页 |
·季节性污染及控制 | 第50页 |
·点源污染及控制 | 第50-52页 |
·非点源污染及控制 | 第52-57页 |
·非点源污染非工程控制 | 第52-55页 |
·非点源污染工程控制 | 第55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流域生态安全分析 | 第59-67页 |
·饮用水源地流域生态安全特征及关键点 | 第59-60页 |
·饮用水源地流域生态安全的特征 | 第59-60页 |
·饮用水源地流域生态安全的关键点 | 第60页 |
·饮用水源地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| 第60-64页 |
·景观破碎度指数 | 第60-61页 |
·景观分离度指数 | 第61-62页 |
·景观优势度指数 | 第62页 |
·景观干扰度指数 | 第62-63页 |
·景观脆弱性指数 | 第63页 |
·景观风险指数 | 第63-64页 |
·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| 第64页 |
·景观格局变化 | 第64页 |
·饮用水源地生态安全保护建议 | 第64-66页 |
·加强流域水环境规划管理 | 第65页 |
·加大污染源控制力度 | 第65页 |
·加强流域水资源质量监测 | 第65页 |
·建立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·结论 | 第67-68页 |
·展望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