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2 飞轮储能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理论分析 | 第14-19页 |
·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 | 第14-15页 |
·飞轮储能电机的概述 | 第15-16页 |
·矩阵式变换器的基本理论 | 第16页 |
·智能控制理论概述 | 第16-18页 |
·模糊控制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神经网络控制理论 | 第17页 |
·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小结 | 第18-19页 |
3 永磁同步电机与坐标变换的基础理论及仿真 | 第19-30页 |
·坐标变换及仿真 | 第19-25页 |
·坐标变换 | 第19-21页 |
·坐标变换模型的仿真 | 第21-24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永磁同步电机dq坐标系下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| 第25-29页 |
·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永磁同步电机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| 第26页 |
·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仿真 | 第26-28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4 矩阵式变换器的基础理论及双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研究 | 第30-44页 |
·矩阵式变换器的基础理论 | 第30-31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30页 |
·矩阵式变换器的等效交-直-交变换 | 第30-31页 |
·矩阵式变换器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研究 | 第31-39页 |
·双空间矢量调制方法概述 | 第31-32页 |
·直-交变换器—虚拟逆变器的空间矢量调制 | 第32-33页 |
·交-直变换器—虚拟整流器的空间矢量调制 | 第33-34页 |
·交-直-交变换器双空间矢量调制 | 第34-39页 |
·矩阵式变换器的控制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| 第39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4页 |
5 飞轮储能系统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| 第44-70页 |
·飞轮储能系统双闭环控制方法 | 第44页 |
·飞轮储能系统的基本控制思想 | 第44页 |
·常规PID控制器 | 第44-46页 |
·常规PID控制器的结构 | 第44-45页 |
·常规PID控制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45-46页 |
·基于模糊逻辑的飞轮储能系统控制 | 第46-50页 |
·模糊控制原理及模糊PID控制器 | 第46-47页 |
·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| 第48-49页 |
·模糊PID控制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49-50页 |
·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轮储能系统控制 | 第50-56页 |
·BP神经网络控制原理 | 第50-51页 |
·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1-54页 |
·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| 第54-55页 |
·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55-56页 |
·常规PID与人工智能控制方法下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飞轮储能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| 第56-57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飞轮储能系统控制 | 第59-68页 |
·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融合 | 第59-60页 |
·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原理及其控制器结构 | 第60-61页 |
·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实现 | 第61-64页 |
·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| 第64-66页 |
·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