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胜任力模型视角下的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方式研究--基于咸宁市大学生村官的调研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图表目录第11-12页
引论第12-22页
 (一) 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-14页
  1.选题的背景第12-13页
  2.选题的意义第13-14页
 (二) 文献综述第14-18页
  1.国内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研究第14-17页
  2.国外研究综述第17页
  3.关于胜任力的研究综述第17-18页
 (三) 本文的研究思路、方法、文章结构及创新之处第18-22页
  1.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2.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3.本文的结构第20-21页
  4.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1-22页
一、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的相关理论及其模型概述第22-26页
 (一) 胜任力、胜任力模型的定义及其发展第22-24页
 (二) 大学生“村官”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第24-26页
二、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6-35页
 (一) 分析方法第26-29页
  1.问卷调查第26-28页
  2.访谈第28-29页
 (二) 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方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9-35页
  1.现状分析第29-30页
  2.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方式存在的问题第30-32页
  3.原因分析第32-35页
三、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健全我国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方式对策探讨第35-44页
 (一) 在技能方面,实施多元化培训方法第35-36页
 (二) 在素质提升方面,开拓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基地和信息技术平台第36-40页
  1.建立高校基地第36页
  2.建立素质拓展基地第36-37页
  3.完善远程教育平台第37-39页
  4.完善手机信息化平台第39-40页
 (三) 完善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激励保障机制第40-44页
  1.明确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指导思想第40-41页
  2.创新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内容第41-42页
  3.落实大学生“村官”培训激励第42-43页
  4.完善培训效果反馈机制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附录第46-49页
 附录1第46-48页
 附录2第48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公共关系优化策略研究
下一篇:农户生产组织形式变迁与乡村政治--以豫西北L村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