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国外研究概述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·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农牧民培训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| 第18-22页 |
·相关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农村社会学理论 | 第18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农牧民培训的相关概念 | 第19-22页 |
·农牧民 | 第19-20页 |
·农牧民培训 | 第20页 |
·新型农牧民培训模式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青海省农牧民培训的现状、特征和存在问题 | 第22-31页 |
·青海省农牧民培训的现状 | 第22-26页 |
·青海省农牧民培训概况 | 第22-23页 |
·青海省农牧民培训的机构与体系 | 第23-24页 |
·青海省农牧民培训的成效 | 第24-26页 |
·青海省农牧民培训的特征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农牧民培训工作适时开展 | 第26-27页 |
·农牧民培训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| 第27页 |
·农牧民培训内容多样化 | 第27-28页 |
·青海省农牧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8-31页 |
·思想观念陈旧 | 第28页 |
·培训政策宣传不到位 | 第28-29页 |
·培训质量不高 | 第29-30页 |
·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 | 第30页 |
·监督体系不利造成培训经费的浪费和培训效果低下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青海省新型农牧民培训模式的选择 | 第31-41页 |
·国内典型农民培训模式简介 | 第31页 |
·青海省现有农牧民培训模式和评述 | 第31-34页 |
·青海省现有农牧民培训模式的类型 | 第31-32页 |
·政府引导型模式 | 第32-33页 |
·“带动型”培训模式 | 第33-34页 |
·青海省牧民对科技的需求意愿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优良品种、草原保护和产品销售较受牧民关注 | 第34页 |
·实践+理论的培训是牧民最喜欢的方式(见表 4-2) | 第34-35页 |
·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短期培训较受牧民喜欢 | 第35页 |
·牧民不愿为牧业技术支出太多费用 | 第35-36页 |
·青海省新型农牧民培训模式选择 | 第36-41页 |
·总体思路 | 第36页 |
·青海省新型农牧民培训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| 第36-37页 |
·青海省新型农牧民培训模式的选择过程 | 第37-41页 |
第五章 保证青海新型农牧民培训模式运行的对策 | 第41-44页 |
·规范新型农牧民培训管理机制,整合培训资源 | 第41页 |
·建全农牧民培训多元投入机制,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 | 第41-42页 |
·改革现有农牧民培训方式,开展系统教学培训 | 第42页 |
·完善培训结构体系,建设青海省新型农牧民培训模式 | 第42-44页 |
结束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