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租房建设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2 公租房建设的意义及问题分析 | 第18-22页 |
·公共租赁房的建设意义 | 第18页 |
·构建公共住房基石 | 第18页 |
·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| 第18页 |
·现行建造方式对公租房建设的影响 | 第18-20页 |
·质量不能充分保证 | 第19页 |
·建设速度缓慢 | 第19页 |
·建造成本较高 | 第19页 |
·资源浪费及污染严重 | 第19-20页 |
·寻求解决方法 | 第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3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、特征及优势 | 第22-32页 |
·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及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住宅产业化的概念 | 第22页 |
·住宅产业化的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住宅产业化的优势 | 第23-24页 |
·缩短工期,减少现场用工 | 第23-24页 |
·降低成本,减少工程造价 | 第24页 |
·确保质量,提高住宅品质 | 第24页 |
·节约能源,减少环境污染 | 第24页 |
·住宅产业化发展遇到的障碍 | 第24-31页 |
·市场原因 | 第24-27页 |
·经济原因 | 第27-28页 |
·政策原因 | 第28-29页 |
·技术原因 | 第29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4 发达国家及地区先进经验及启示 | 第32-42页 |
·日本 | 第32-35页 |
·职能机构 | 第32-33页 |
·财税政策 | 第33-34页 |
·技术政策 | 第34-35页 |
·香港 | 第35-38页 |
·香港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因素 | 第35-37页 |
·香港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| 第37-38页 |
·经验及启示 | 第38-39页 |
·国内各地动态(北京、上海) | 第39-41页 |
·北京的产业化与公租房动态 | 第39-40页 |
·上海的产业化与公租房动态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5 公租房建设与住宅产业化结合的互促发展分析 | 第42-56页 |
·公租房与住宅产业化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住房保障的正外部性 | 第42-43页 |
·住宅产业化的正外部性 | 第43页 |
·住宅产业化发展对公租房建设的促进分析 | 第43-48页 |
·质量更有保障 | 第43-45页 |
·缩短建设工期 | 第45-46页 |
·有效节约成本 | 第46-47页 |
·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| 第47-48页 |
·公租房建设对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促进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增大产品需求,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| 第49页 |
·政府统筹解决标准、体系、规范难题 | 第49-50页 |
·政府介入促进产业链的逐步形成 | 第50页 |
·公租房建设与住宅产业化结合的障碍性因素 | 第50-53页 |
·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持续性 | 第51页 |
·政府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 | 第51-52页 |
·技术人才匮乏以及大量农民工的转移 | 第52-53页 |
·配套激励政策不足,参与企业少 | 第53页 |
·公租房建设与住宅产业化结合的现实意义 | 第53-55页 |
·提高住宅建设相关领域技术与管理水平 | 第53-54页 |
·政府投资项目示范的需要 | 第54页 |
·促使国内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| 第54页 |
·政府落实节能环保措施的需要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6 公租房产业化建设的运作模式研究 | 第56-72页 |
·公租房的运行管理机构 | 第56-57页 |
·运行环境分析 | 第57页 |
·虚拟住宅产业化集团 | 第57-60页 |
·组织模式 | 第57-58页 |
·组建的必要性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运行机制 | 第59-60页 |
·住宅产业化集团 | 第60-62页 |
·住宅产业集团的组织模式 | 第60页 |
·住宅产业集团的优势 | 第60-61页 |
·住宅产业集团的运作机制 | 第61-62页 |
·天津住宅产业集团--案例 | 第62-64页 |
·组织模式 | 第62页 |
·集聚优势 | 第62-63页 |
·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践 | 第63-64页 |
·总结 | 第64页 |
·案例-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公租房住房产业化项目 | 第64-70页 |
·标准的模数设计 | 第65-67页 |
·先进的施工工艺 | 第67页 |
·创新的组织形式 | 第67-68页 |
·项目总结及启示 | 第68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7 对策建议 | 第72-78页 |
·推进产业化建设的支持体系 | 第72-74页 |
·推进住宅产业化的组织结构 | 第72-73页 |
·完善住宅建筑的标准化体系 | 第73页 |
·完善住宅部品体系与通用制度 | 第73-74页 |
·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激励政策 | 第74-77页 |
·经济金融优惠政策 | 第74-76页 |
·市场培育政策 | 第76页 |
·人力资源培育政策 | 第76-77页 |
·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| 第77-78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附录 | 第82页 |
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