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LM3S9B96调压器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3页 |
·选题意义与目的 | 第13-16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选题目的 | 第14-15页 |
·经济效益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6页 |
·国内发展 | 第16页 |
·国外发展 | 第16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调压器设计方案 | 第19-29页 |
·硬件设计 | 第19-21页 |
·硬件结构框图 | 第19-20页 |
·各模块功能 | 第20-21页 |
·调压器的性能指标 | 第21-22页 |
·调压器工作原理 | 第22-25页 |
·微控制器选型 | 第22-23页 |
·三相电压表的选型 | 第23-24页 |
·三相电流表的选型 | 第24页 |
·电机的选型 | 第24-25页 |
·调压器的工作原理 | 第25页 |
·软件设计方案 | 第25-27页 |
·微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| 第26页 |
·基于Modbus通信协议软件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液晶触摸屏的软件设计 | 第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调压器主控板硬件设计 | 第29-49页 |
·LM3S9B96最小系统电路 | 第29-36页 |
·微控制器简介 | 第29-31页 |
·稳压电源电路 | 第31-32页 |
·时钟电路 | 第32-34页 |
·复位电路 | 第34-36页 |
·LM3S9B96最小系统电路 | 第36页 |
·JTAG接口电路 | 第36-37页 |
·24C02接口电路 | 第37-38页 |
·RS485串口通信电路 | 第38-43页 |
·UART简介 | 第38-39页 |
·RS485接口电路 | 第39-43页 |
·以太网接口电路 | 第43-44页 |
·以太网帧格式 | 第43页 |
·时钟配置 | 第43页 |
·以太网接口电路 | 第43-44页 |
·显示电路 | 第44-46页 |
·TFT显示电路 | 第44-46页 |
·W25X16接口电路 | 第46页 |
·报警电路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调压器驱动板硬件设计 | 第49-57页 |
·电机驱动电路 | 第49-54页 |
·继电器驱动电路 | 第49-52页 |
·电机驱动电路 | 第52-54页 |
·控制面板电路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5章 调压器软件设计 | 第57-87页 |
·SafeRtos操作系统 | 第57-58页 |
·SafeRtos操作系统简介 | 第57页 |
·SafeRtos操作系统的实现 | 第57-58页 |
·SafeRtos操作系统的函数 | 第58页 |
·主程序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系统初始化 | 第59-62页 |
·硬件初始化 | 第60-61页 |
·软件初始化 | 第61-62页 |
·保护任务 | 第62-63页 |
·输出任务 | 第63-64页 |
·控制任务 | 第64-65页 |
·输入任务 | 第65-66页 |
·显示任务 | 第66-73页 |
·显示程序设计 | 第66-69页 |
·I2C存储模块 | 第69-72页 |
·字库下载(SPI Flash) | 第72-73页 |
·Modbus通信协议 | 第73-75页 |
·Modbus通信协议简介 | 第73页 |
·Modbus协议组成 | 第73-74页 |
·CRC校验 | 第74-75页 |
·串口通信任务 | 第75-81页 |
·微控制器作主站与三相电压、电流表通信 | 第75-78页 |
·微控制器作从站接收上位机信息 | 第78-81页 |
·微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通信 | 第81-83页 |
·Modbus TCP数据封装 | 第81-82页 |
·以太网通信 | 第82-83页 |
·上位机设计 | 第83-86页 |
·上位机设计 | 第84-85页 |
·上位机显示界面 | 第85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6章 调压器系统调试与安装 | 第87-93页 |
·硬件电路的检查和调试 | 第87-92页 |
·主控板调试 | 第87-88页 |
·触摸屏调试 | 第88-89页 |
·串口通信调试 | 第89-91页 |
·上位机调试 | 第91-92页 |
·联机调试 | 第9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7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附录 | 第99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