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大孔径C/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引言第10-11页
1 绪论第11-25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发展概述第11-13页
   ·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3-16页
     ·硅化物第14页
     ·氮化物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金属及其氧化物第15-16页
     ·金属间化合物第16页
   ·炭基复合材料发展状况第16-23页
     ·炭基复合研究概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新型大孔 C/SiO_2复合材料的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负极材料 SnO_2和Sb_2O_3与大孔C/SiO_2的原位复合第20-23页
   ·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24-25页
2 实验部分第25-29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25-26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26-27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27页
   ·实验电池组装第27页
   ·测试与表征第27-29页
3 大孔径 C/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电性第29-38页
   ·引言第29-30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0页
     ·新型大孔 SiO_2的制备第30页
     ·前驱体(PAN/SiO_2)制备第30页
     ·C/SiO_2材料的制备及导电性第3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0-36页
     ·形貌分析第30-34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·PAN/SiO_2复合物的热重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炭膜厚度调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8页
4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 C/SiO_2/SnO_2的制备、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第38-48页
   ·引言第38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新型大孔 SiO_2的制备第38-39页
     ·C/SiO_2的制备第39页
     ·C/SiO_2/SnO_2的制备第39页
     ·C/SiO_2/SnO_2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9-4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0-47页
     ·XRD 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·形貌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充放电循环测试第42-44页
     ·交流阻抗测试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库仑效率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8页
5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 C/SiO_2/Sb_2O_3的制备、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第48-61页
   ·引言第48-49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新型大孔 SiO_2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·C/SiO_2的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·C/SiO_2/Sb_2O_3的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·C/SiO_2/Sb_2O_3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9-5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0-60页
     ·差热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·XRD 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形貌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热稳定性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放电曲线及微分电容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  ·充电曲线及微分电容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·交流阻抗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库仑效率分析第6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0-61页
6 结论与创新第61-63页
   ·结论第61-62页
   ·创新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70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70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
下一篇:电动搬运车转向用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