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研究文献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文献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评述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 | 第18-27页 |
·企业并购整合相关理论 | 第18-21页 |
·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企业能力理论 | 第19页 |
·交易费用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企业文化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| 第21-26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权变管理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平衡记分卡理论 | 第24-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企业并购整合绩效评价方法研究—平衡记分卡的导入 | 第27-32页 |
·并购整合绩效评价的内涵 | 第27页 |
·并购整合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企业绩效评价传统方法的不足 | 第29-30页 |
·平衡记分卡的优势 | 第30页 |
·平衡记分卡在并购整合绩效评价中的必要性研究 | 第30-3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基于平衡记分卡企业并购整合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2-41页 |
·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 | 第32-33页 |
·评价主体 | 第32页 |
·评价客体 | 第32-33页 |
·评价目标与评价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评价目标 | 第33页 |
·评价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基于平衡记分卡企业并购整合绩效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| 第34-35页 |
·基于平衡记分卡企业并购整合绩效指标体系的内容及解释 | 第35-4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并购整合绩效的实施与应用 | 第41-51页 |
·实施过程 | 第41-44页 |
·陈述战略目标 | 第41页 |
·建立逻辑框架和指标体系 | 第41页 |
·确定指标的权重—模糊综合绩效评价法 | 第41-44页 |
·反馈与修正 | 第44页 |
·实施过程在平安并购深发展的应用 | 第44-50页 |
·平安并购深发展的战略背景 | 第44-45页 |
·平安并购整合深发展绩效的评价 | 第45-49页 |
·平安并购整合深发展的反馈与修正 | 第49-50页 |
·企业并购整合绩效评价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| 第5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2页 |
研究结论 | 第51页 |
未来研究展望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