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提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引言 | 第6-9页 |
| 一、传统医学对“亚健康”的认识 | 第6页 |
| 二、现代医学对“亚健康”的认识 | 第6-9页 |
| 第一部分 参芪益元颗粒的处方设计及文献考证 | 第9-18页 |
| 1 处方 | 第9页 |
| 2 命名依据 | 第9页 |
| 3 处方分析 | 第9-11页 |
| 4 生脉散现代实验研究 | 第11页 |
| 5 处方药物的现代研究 | 第11-15页 |
| 6 剂型选择 | 第15-18页 |
| 第二部分 参芪益元颗粒提取制剂工艺研究 | 第18-37页 |
| 1 处方 | 第18页 |
| 2 制法 | 第18页 |
| 3 剂型的选择 | 第18页 |
| 4 提取工艺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5 仪器、试药与试剂 | 第19-20页 |
| 6 提取工艺条件优选 | 第20-33页 |
| 7 颗粒剂成型工艺优选 | 第33-36页 |
| 8 工艺流程图 | 第36-37页 |
| 第三部分 参芪益元颗粒的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| 第37-49页 |
| 1 药品质量标准(草案) | 第37-39页 |
| 2 质量标准(草案)起草说明 | 第39-42页 |
| 3 方法学考察 | 第42-49页 |
| 第四部分 参芪益元颗粒的药效学及急性毒性、长期毒性的实验研究 | 第49-58页 |
| 1 参芪益元颗粒的药效学研究 | 第49-53页 |
| 2 参芪益元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| 第53-54页 |
| 3 参芪益元颗粒的长期毒性的实验研究 | 第54-58页 |
| 第五部分 讨论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-64页 |
|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| 第64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