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心学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7-13页 |
·选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·选题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9-13页 |
第2章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3-19页 |
·时代所需 | 第13-14页 |
·理论根据 | 第14-16页 |
·现实要求 | 第16-19页 |
第3章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的形成 | 第19-27页 |
·阳明心学德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| 第19-22页 |
·明中叶政治与阳明心学产生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·弘治、正德年间皇帝与士人关系的转变 | 第20-21页 |
·王阳明的家世背景 | 第21-22页 |
·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| 第22-27页 |
·程朱理学的余韵 | 第22-23页 |
·陆九渊心学的启发 | 第23-25页 |
·元儒、明儒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| 第27-36页 |
·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的理论逻辑 | 第27-31页 |
·心即理 | 第27-28页 |
·止至善 | 第28-29页 |
·致良知 | 第29-31页 |
·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的学校实践 | 第31-36页 |
·训蒙纲要 | 第31-32页 |
·教以人伦 | 第32-34页 |
·栽培涵养 | 第34-36页 |
第5章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| 第36-50页 |
·阳明心学德育思想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| 第36-43页 |
·对社会公德建设的启示 | 第36-38页 |
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| 第38-40页 |
·对家庭美德建设的启示 | 第40-42页 |
·对个人品德建设的启示 | 第42-43页 |
·阳明心学德育思想对当代学校教育的启示 | 第43-50页 |
·蒙以养正 | 第44-45页 |
·止于至善 | 第45-47页 |
·存养之方 | 第47-50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