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论我国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的构建与完善

中文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引言第11-12页
第一章 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概述第12-15页
 一、轻微犯罪之界定第12-13页
 二、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的适用条件第13-14页
  (一) 案件轻微第13页
  (二) 证据确实、充分第13页
  (三) 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“认罪”第13-14页
 三、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的适用范围第14-15页
第二章 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分析第15-23页
 一、理论基础第15-19页
  (一) 分流理论第15-16页
  (二) 效益理论第16-18页
  (三) 标签理论第18-19页
 二、价值分析第19-23页
  (一) 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第19-20页
  (二) 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有利于保障人权第20-21页
  (三) 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21-22页
  (四) 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有利于实现刑罚预防目的第22-23页
第三章 国外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的述评第23-31页
 一、微罪不举制度第23-24页
 二、暂缓起诉制度第24-25页
 三、刑事和解制度第25-26页
 四、辩诉交易制度第26-29页
 五、处刑命令程序第29-31页
第四章 我国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构建与完善第31-42页
 一、中国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第31-35页
  (一) 中国现行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未赋予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第31-32页
  (二) 警察、检察官在轻微刑事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过小第32-33页
  (三) 审前羁押严重第33-34页
  (四) 现行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偏重诉讼时间的缩短,程序单一第34页
  (五) 我国现行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缺乏激励机制第34-35页
 二、我国轻微刑事案件速决机制的构建第35-42页
  (一) 纵向构建第35-39页
  (二) 横向构建第39-40页
  (三)轻微刑事案件的速决机制需注意的问题第40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
下一篇:环境公益诉讼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