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斜拉桥的发展历史简介 | 第10-11页 |
·斜拉桥的发展历史 | 第10页 |
·世界十大斜拉桥 | 第10-11页 |
·斜拉索振动分类 | 第11-13页 |
·涡激振动 | 第11-12页 |
·尾流驰振 | 第12页 |
·抖振 | 第12页 |
·空气动力失稳 | 第12-13页 |
·风雨振动 | 第13页 |
·参数振动 | 第13页 |
·索内线性共振 | 第13页 |
·研究历史及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方法的介绍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7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斜拉索的非线性自由振动 | 第19-45页 |
·引言 | 第19页 |
·斜拉索的非线性的影响因素及处理 | 第19-29页 |
·斜拉索的垂度效应 | 第19-24页 |
·弯矩和轴力组合效应 | 第24-29页 |
·结构大位移效应 | 第29页 |
·斜拉索单元的模拟 | 第29-33页 |
·等效弹性模量法(切线模量法) | 第29-30页 |
·多段杆单元法 | 第30页 |
·σ ?ε 法 | 第30-31页 |
·算例与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不考虑弯曲刚度的小垂度拉索非线性自由振动 | 第33-39页 |
·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| 第33-35页 |
·应力-应变-位移关系 | 第35-36页 |
·微分方程的简化 | 第36-37页 |
·拉索的单模态振动分析 | 第37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考虑弯曲刚度的小垂度拉索非线性自由振动 | 第39-44页 |
·运动微分方程 | 第39-41页 |
·非线性振动方程的简化以及求解 | 第41-42页 |
·拉索的单模态振动分析 | 第42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斜拉索的非线性风雨振动 | 第45-65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风雨激振的研究意义 | 第45-46页 |
·风雨激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| 第46-48页 |
·风雨振动的发生条件和振动特征 | 第48-49页 |
·风雨振动发生的条件 | 第48页 |
·风雨振动的振动特征 | 第48-49页 |
·斜拉索风雨振动的形成机理 | 第49-50页 |
·驰振机理 | 第49页 |
·上水线振荡诱发机理 | 第49页 |
·上水线特定位置致振机理 | 第49-50页 |
·轴向流与水线间的气液耦合现象引发振动机理 | 第50页 |
·斜拉索风雨振动的非线性方程 | 第50-59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50页 |
·运动方程组的建立 | 第50-54页 |
·运动方程组的求解 | 第54-59页 |
·各参数对拉索风雨振动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·阻尼比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密度比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·风雨激振的减震措施 | 第62-64页 |
·空气动力学措施: | 第62-63页 |
·机械减振措施 | 第63-64页 |
·结构减振措施 | 第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索-桥耦合的非线性振动方程以及索的损伤对 桥梁的非线性影响 | 第65-76页 |
·引言 | 第65页 |
·索桥耦合的非线性振动方程 | 第65-67页 |
·索的损伤对桥的动力特性的影响 | 第67-73页 |
·工程背景: | 第68-69页 |
·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69-72页 |
·结论 | 第72-73页 |
·索的损伤对桥的静力特性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·对主梁的影响 | 第73页 |
·对主塔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·结论 | 第76-77页 |
·展望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