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材料论文--黑色金属论文

热镀锌DP780双相钢的选择性氧化行为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1-45页
   ·汽车轻量化和先进高强钢的发展第11-20页
     ·环境气候的变化对汽车轻量化挑战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第13-18页
     ·汽车车身耐蚀性与先进高强钢镀锌第18-20页
   ·双相钢的概述第20-28页
     ·冷轧退火双相钢的成分和组织性能特征第20-23页
     ·热镀锌双相钢的成分和工艺特性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新型双相钢的研究与发展第25-28页
   ·双相钢的可镀性理论及影响因素第28-42页
     ·金属元素氧化热力学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合金的选择性氧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合金的内氧化与外氧化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影响双相钢表面氧化行为的因素第33-40页
     ·提高双相钢可镀性的新工艺第40-42页
   ·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42-45页
     ·论文研究的意义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主要内容第43-45页
第二章 试验材料和方法第45-53页
   ·试验材料成分第45页
   ·试验材料制备第45-46页
   ·CCT曲线与退火工艺第46-48页
   ·连续退火镀锌模拟机第48-49页
   ·组织形貌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·金相显微镜(OM)第49页
     ·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(FE-SEM)第49页
     ·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第49-50页
     ·X射线衍射仪(XRD)第50页
   ·表面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(XPS)第50页
     ·俄歇电子能谱仪(AES)第50-51页
   ·力学性能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·拉伸试验机第51页
     ·显微硬度仪第51-53页
第三章 退火工艺对双相钢氧化物形貌及抑制层生长的影响第53-87页
   ·引言第53页
   ·退火等温时间对表面氧化物形貌及抑制层生成的影响第53-63页
     ·等温退火镀锌试验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等温退火后表面氧化物形貌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等温退火后双相钢表面氧化物的XPS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合金元素的扩散行为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双相钢抑制层形貌第58-63页
   ·退火等温温度对表面氧化物形貌及抑制层生成的影响第63-75页
     ·退火温度变化试验第63-64页
     ·不同退火温度下的表面氧化物SEM形貌第64-65页
     ·不同退火温度下的表面氧化物XPS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 ·Si元素对氧化物种类及形貌的影响第67-70页
     ·不同退火温度下形成的抑制层形貌第70-75页
   ·Fe-Al界面反应及氧化物的尺寸效应第75-81页
     ·钢带在锌液中的界面反应第75-78页
     ·表面氧化物在界面与有效Al的反应第78-80页
     ·氧化物的尺寸效应与抑制层晶粒生长第80-81页
   ·退火工艺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1-86页
     ·不同退火温度下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第82-84页
     ·不同退火时间下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第84-8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6-87页
第四章 退火气氛对双相钢选择性氧化行为的影响第87-123页
   ·引言第87-88页
   ·氢气含量的变化对双相钢表面氧化行为的影响第88-100页
     ·连续退火镀锌工艺实验第88页
     ·表面氧化物的SEM形貌第88-91页
     ·表面氧化物的XPS分析第91-92页
     ·抑制层形貌SEM分析第92-96页
     ·0.4Si-DP双相钢在不同氢气含量下的氧化行为第96-100页
   ·露点的变化对双相钢表面氧化行为的影响第100-110页
     ·露点与合金元素氧化的关系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·露点变化对S-DP双相钢氧化行为的影响第102-106页
     ·露点变化对Si元素氧化行为的影响第106-110页
   ·退火中露点的切换对氧化行为的影响第110-117页
     ·露点切换下的连续镀锌模拟实验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·表面氧化物的SEM形貌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·表面氧化物的XPS分析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·抑制层形貌的SEM分析第115-117页
   ·合金元素内氧化行为下的扩散方程第117-121页
     ·元素的扩散方程与Wagner模型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·合金元素氧化物生成热力学第119页
     ·扩散方程的修正与内氧化第119-12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1-123页
第五章 钢中Si、Al含量对双相钢表面氧化物析出的影响第123-137页
   ·引言第123页
   ·钢中Si元素含量对表面氧化行为的影响第123-131页
     ·连续退火镀锌模拟试验第123页
     ·钢中Si元素的变化对氧化物形貌的影响第123-126页
     ·表面氧化物的XPS分析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·钢中Si含量的变化对抑制层形貌的影响第128-131页
   ·钢中Al含量对表面氧化行为的影响第131-136页
     ·钢中Al元素的变化对氧化物形貌的影响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·表面氧化物的XPS分析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·钢中Al含量的变化对抑制层形貌的影响第133-1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6-137页
第六章 全文总结第137-139页
参考文献第139-153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说明第153-155页
附录Ⅰ 作者简介第155-157页
致谢第157页

论文共1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脂肪族聚碳酸酯涂层支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
下一篇:含硼聚晶金刚石复合片(PDC)合成与机理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