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前言 | 第8-13页 |
一、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四、研究创新与不足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的理论基础 | 第13-24页 |
·民族概念的舶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| 第13-16页 |
·西方语境中的民族 | 第13页 |
·中文语境中的民族 | 第13-15页 |
·政治学视角的民族 | 第15-16页 |
·民族杂居区的界定 | 第16-21页 |
·民族杂居区的概念 | 第16页 |
·新疆民族杂居的现状及历史发展 | 第16-18页 |
·新疆民族杂居区的特征 | 第18-20页 |
·新疆民族杂居区的核心问题 | 第20-21页 |
·新疆民族杂居区的相关政治制度 | 第21-24页 |
·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| 第21页 |
·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 | 第21-22页 |
·新疆民族杂居区的政治制度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新疆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现状分析 | 第24-44页 |
·村民民主选举的现状分析 | 第25-29页 |
·杂居民族群体为什么要参与投票 | 第25-26页 |
·民族杂居区的村民委员会靠什么赢得选举 | 第26-28页 |
·民主选举的困境 | 第28-29页 |
·村民民主决策的现状分析 | 第29-35页 |
·决策主体整体素质不高,民主意识淡薄 | 第30-31页 |
·群体利益多元化,难形成决策合力,但易形成合作机制 | 第31-32页 |
·决策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,影响当地全面发展 | 第32-33页 |
·决策程序繁冗、缺乏双向互动机制 | 第33-35页 |
·村民民主管理的现状分析 | 第35-40页 |
·村级管理体制 | 第36-37页 |
·权力运行机制 | 第37-38页 |
·民族关系对民主管理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村民民主监督的现状分析 | 第40-44页 |
·监督对象 | 第40-41页 |
·监督实施者 | 第41-42页 |
·监督内容与形式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对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| 第44-48页 |
·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的关系 | 第44-45页 |
·经济发展是政治民主的前提 | 第44-45页 |
·政治民主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| 第45页 |
·走出村民政治冷漠的困境 | 第45-46页 |
·政治冷漠的表现 | 第45页 |
·政治冷漠对基层民主建设的危害 | 第45-46页 |
·如何走出政治冷漠的困境 | 第46页 |
·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的未来走向 | 第46-48页 |
·村委会是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 | 第46-47页 |
·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桥梁作用 | 第47页 |
·弱化民族意识,强化公民意识 | 第47-48页 |
结论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3页 |